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典藏

中国画“传统”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

出处:典藏周刊 作者: 网编:段跃 2019-07-25

中国画的精髓在于“传统”,它集结了前贤的经验技术,包括创作观念、理法论述和表现技巧等。然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许多国画家以靠拢“传统”为标榜,失了“传统”似乎就不是国画了,好像舍去皮黄就不是京剧一样。

学画之始,临摹传统必要心恭笔松;创作之境,纵然造化在我亦须法度相随。两者于“传统”而言,境界不同,但态度无异。事物是多面的,如此强调“传统”有无弊端呢?凡参照“传统”画论作画,必然屡试不爽,然其新意安在?由此来看,“传统”确是刻木如腐的双刃剑。

元代吴镇钟情董巨,其画清华朗润,了无尘俗。董其昌在巨然的《层岩丛树图》上题道:“观此图知吴仲圭师承有出蓝之能,元四大家自本自根,非易易也!”从此跋语可见,董认为元四家并非开山立派的宗师。元四家对“传统”理论研究不可谓不深,技法掌握不可谓不完备,然不能“自本自根”,何也,囿于“传统”而已。李可染说:“对于传统,要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力气或者更大的力气打出来。”说得简单明了,但鲜有成功之人。

元四家、明四家、四王吴恽等已登巨人之肩且稍有迈进,为“传统”添砖加瓦,没有他们就没有那么丰富、醉人的“传统”。

再看张大千三访毕加索,但毕加索似乎更青睐齐白石,何故?此中无权势相扰,只有其对齐白石艺术的仰慕。正是因为齐白石冲破藩篱融古铸今,因而毕加索叹道:“我不敢去你们的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南宋的梁楷、牧溪,清代八大、吴昌硕,近代黄宾虹等先辈都是“创新型”开宗立派的巨匠,他们仅用“传统”开启智慧而另立高峰。他们开辟的新天地融入了“传统”,“传统”也因他们而磅礴。

人各有慧根,当因材施教。画论中写道:“前人恐后人之不善变,而先自变焉。后人更恐后人之不能善守,前人而坚自守焉。然变者有胆,不变者亦有识。”“变者”令人敬仰,“不变者”同样伟大,他们牺牲自己为后人播种福田。

若为“变者”当如何抉择?郑板桥给出了一半答案,“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七分好说,抛掉部分将做如何?余以为当以其他学养融入补足之,方能全齐十分,知识结构不同,作品必然有异,或可另辟蹊径,此另一半答案。

学画无常,明明规划如此,却成别样景象,明是“变者”忽而又成“不变者”,或相互转换也未可知。只愿我辈“福至心灵”,为国画“传统”增补血液。

作者系赵晨,职业画家。师从郭石夫先生,为入室弟子,主攻大写意花鸟和书法,兼作山水。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央美术学院等多家机构收藏。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