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外资超市集体调整在华策略

出处: 作者: 网编:任海超 2015-12-07
 
 
 
 
 
 

  2011年,内外资企业在超市、大卖场、便利店等领域不断遭遇风波。家乐福“价格欺诈”、沃尔玛“绿色猪肉”等事件不仅影响自身口碑,也使得整个超市行业陷入“信任危机”。

  外资企业频频受挫,不得不调整策略,两大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的经历与走向备受关注。由此产生的新一轮高层人事变动已露出端倪。家乐福中国区CEO换将、沃尔玛中国区高级副总裁离职……两大巨头被迫调整的时期,行业其他成员也遭遇经营险境。韩国大型超市易买得自曝入不敷出,宣布出售部分门店,令各界资本跃跃欲试,最终被新华都和永辉超市收入囊中。挫败感继续在外资超市中蔓延,遍地开花的京城高端超市也难保其品位。华润Ole’作为国内高端超市的领军企业,由于市场接受度出现问题,不得不改变定位,降低档次。2011年,外资超市企业集体调整了在华策略。

  【超市·年度事件TOP5】

  1

  家乐福

  价格欺诈

  1月,家乐福“价签门”在国内市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国家发改委的介入,这件事在公众心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不仅要求对问题超市价格欺诈行为严肃处理并处罚,还要求国内所有超市行业严格整顿。(载于2011年1月27日《北京商报》4版)

  2

  超市推明细发票

  触动报销链条

  8月,超市发票正在逐渐被“规范化”,京客隆、物美、家乐福等超市开具的发票类似购物小票一样可将商品明细打印出来。尽管这一政策在几年前就已被提出,但一直没有得到企业的积极响应。业内人士认为,超市推明细发票业务将触动报销链条。(载于2011年8月10日《北京商报》4版)

  3

  华润高端超市

  在京受挫

  9月,华润万家在北京的主打品牌Ole’高端超市成为其在京城发展的重要业态,但由于市场接受度等问题,部分Ole’超市将变身为比其低端的品牌blt。明年该集团将对北京所有的Ole’进行评估,根据商圈、人群定位等评估标准决定其是否转型。(载于2011年9月22日《北京商报》4版)

  4

  沃尔玛中国

  高速路上变道?

  “价签门”、“整合好又多”、“绿色猪肉”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在沃尔玛身上时,10月,以铁腕示人的沃尔玛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耀昌,在重庆沃尔玛因售假被停业整顿尘埃落定前选择了离职。在经历此次人事动荡和负面事件后,沃尔玛在中国市场的车轮是否会改变,颇受零售业关注。(载于2011年10月18日《北京商报》4版)

    5

  7-11

  在京开放加盟

  11月,一向以直营模式经营的7-11(7-ELEVEN)便利店开始运用加盟方式,以求扩张。消息在业内传开后,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物美、京客隆等本土企业便利店业务已悄然加快转型调整的脚步。(载于2011年11月15日《北京商报》4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