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首都演艺

六子联方:“魔方”的古代戏法

出处:首都演艺周刊 作者:卢扬 实习记者 杨雅 网编:尹文武 2019-09-05

C2019-09-06首都演艺周刊2版01s001

六子联方俗称鲁班锁、孔明锁,可用六根凹凸不一的木棍随意组合,在古代曾被当做是一种民间戏法表演。由于是典型的榫卯结构,它可以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同时又因为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组装过程有一定的观赏性和益智性,在2018年进入海淀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张倩曾受邀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处秘书长提姆·柯蒂斯一行授课展示。

C2019-09-06首都演艺周刊2版01s002

起源:

民间戏法风靡海外

关于六子联方的起源传说有很多,最为人们熟知的是“鲁班锁”的版本,木匠鲁班善于制作工具,发明了六子联方给儿子,用于测试他是否聪慧;另一版本是由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后世将其称为“孔明锁”。源起版本至今无定论,但有资料显示,六子联方曾长期被看作是一种魔术。

张倩表示,目前能查到关于六子联方最早的详细文字介绍,是在清末光绪年间唐芸洲(又名唐再丰)石印的一本魔术书《鹅幻汇编》(又称《戏法图说》或《中外戏法图说》)里,它在书中的名字是“六子联方”,书中有插图,称它“乃益智之具,若七巧板、九连环然也。其源出于戏术家”。

据美国依阿华州的科普作家、智力大师马丁·加德纳的考证,早在1857年美国出版的《魔术师手册》中就介绍了这种玩具,“说明六子联方至少在150年前就已经传到外国了”,张倩介绍,在现代,六子联方已经不局限于原始的6根木棍,衍生出了3根、9根、12根、24根等不同种类,但其中蕴含的原理都是相同的。

特色:

拼解方法花式演绎

“六子联方,我觉得它是一个高度浓缩的榫卯结构集合体”,张倩认为,虽然榫卯结构是六子联方的基础,但也通过六子联方的拼解让人更容易理解中国独有的榫卯结构,或者说“智慧”,在2014年的时候,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时,曾将其作为国礼相赠于德国总理默克尔。

让张倩感到荣幸的是,她曾受邀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处秘书长提姆·柯蒂斯一行授课展示。与研究六子联方本身的其他人不同,毕业于家居产品设计专业的张倩对榫卯结构更加关注,认为自己更擅长于六子联方的拼解技巧。六子联方中最常见的版本,是6根长度宽度完全相同的木棍,组合在一起形成三维十字架立体结构。“如果只看表面的话,看不出每个六子联方的区别,但是它内部结构有30多种不同的结构,所以每一个六子联方的拼解方法都不一样”,张倩说道,这也是它的乐趣所在。

《鹅幻汇编》中也介绍道:“六子联方解曰:方木六根中间有缺,以缺相軿合,作十字双交。形如军前所用鹿角状,则合而为一。若分开之,不知其诀者颇难軿合。” 利用榫卯结构的精巧性,六子联方有多种拼解方法且易拆难凑,这种带点“技术含量”的表演常被当做是民间戏法,后来流传于市井成了老少皆宜的游戏,但张倩表示遗憾的是,这个曾在中国古代流行于孩童间的益智游戏在当代孩子中并没有那么受欢迎。

对话传承人:

走进校园让老技艺获新传承

说起刚学艺那会儿,老师们在得知张倩要去学习“六子联方”时都微感惊讶,因为身高180cm的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模特和时尚行业,连后来拜的师傅也好奇她的选择。“当时就跟着魔了一样,就是喜欢,所以就学下来了”,张倩解释说。

虽然喜欢,但张倩在研究它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比如说它很枯燥,因为每天都在跟木头打交道,每天都是灰头土脸的,满身木头屑、粉末”,张倩表示自己有想放弃的时候,还是必须坚持。“因为出师的时间特别长,其他技艺可能学两三年就可以出师,但是木工的话,没有十年功夫根本就不能称作在做木工,因为它是非常练技艺的事”,张倩说她在鲁班的一本书里看到过一句话,学习木工的人最好是鳏寡孤独残,“你总得比别人缺失一样东西,才能安下心来,才能出师,它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磨人的事,根本就不像女孩干的”。

张倩并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但还是遭到了外界的质疑。一方面,有人怀疑1992年出生的她太年轻不能担此重任;另一方面,有人质疑她想要利用非遗博一些噱头。张倩回应说:“其实我并不在意这些看法,我觉得我学习的这个东西要给沿袭下去,要从这一代就开始抓,因为像我这一批‘90后’传承人非常少,大家觉得这个东西可能不挣钱,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学,但要是在我们这代就断了的话,那‘00后’就更不会学了。”

现在的孩子们往往先知道乐高,之后才知道六子联方,张倩表示,但要论诞生的时间,六子联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但是因为诸多原因,目前它的推广面很窄,鲜少有人知道,孩子们既不愿意玩,也没有玩的环境。“所以只能进校园让我们的孩子去了解它,比如我在一些学校上类似的课,属于一个半公益的状态去推广,这是一个好的途径。”张倩说。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实习记者 杨雅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