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首都演艺

飞叉:十三档花会“开路先锋”

出处:首都演艺周刊 作者:郑蕊 实习记者 杨雅 网编:段跃 2019-08-22

飞叉,从十八般武艺中的“叉”蜕变而来,与传统武术器械有所不同 ,它的叉头是金属做成的“山”字形,并装有活络环形铁片,耍起来的时候,时而安静,时而哗哗作响,巧妙地利用身体的肌肉摩擦叉杆,以自转带动公转的形式实现表演。2011年,飞叉成功申请成为北京市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成为具有完整套路体系的表演项目,在老北京传统十三档花会中,走在最前面、担任“开路先锋”任务的就是飞叉。

C2019-08-23首都演艺周刊2版01s002 官方供图

起源:

劳作工具变杂技

说起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少年闰土》,“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在鲁迅的描述中,叉正行使着狩猎的功用,但作为劳动工具,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黑龙江省新开流古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渔猎用的鱼叉,这便是飞叉的雏形。

到了北齐时期,叉被列为禁武的行列,《北齐书》隋本纪中有记载:“己丑,制民间铁叉搭钩刃之类,皆禁绝之。”到了明代,兵书《武备志》提到了“马叉”:上可叉人,下可叉马。甚至在《水浒传》中也有相关描述,“面颊连项都有疤痕,马上会使飞叉”,所讲之人是丁得孙,所用武器是飞叉。可见,叉作为武器,在冷兵器时代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叉向杂技的演变,开始于东汉,得益于秦,因为秦朝首开杂技歌舞风气,使得汉、唐、宋等各朝各代沿袭了其盛会风气,在其历史发展中,飞叉作为杂技表演被融汇其中,并流传于皇宫与坊间。

从明代开始,北京民间便开始组织行香走会社团,飞叉表演与“迎神庙会”等民间重大活动相结合,成了庙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飞叉非遗传承人李学军表示,他们现在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寿宴喜宴、各乡镇或是公司表演,但主要还是在庙会。

C2019-08-23首都演艺周刊2版01s001

特点:

讲究舞台感

飞叉有一个别名,叫开路,因为在十三档花会中,走在最前面的便是飞叉。“因为它表演起来哗哗作响,把路人都驱散开来,就打开一条道,然后把各会带到山上去”,李学军解释,在老北京人看来,这寓意着“打开神道,祈福迎祥,为保一方平安”。

然而,这“开路”的工作并不好做,飞叉是个难度极高的技术活,它和普通的刀枪最大的不同,是表演时不能用手握。表演者需要熟练运用肌肉的紧张和松弛,让飞叉在臂、腿、背上转圈翻滚,同时需要精确掌握力度来调整飞叉的重心和速度,以便控制飞叉的起、落、转、合等。

“飞叉分为单头叉和双头叉,双头叉可以点火,耍起来就是一个大火圈”,李学军说,飞叉的花样有很多,他回忆起自己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了一个火棍表演,觉得可以吸收到飞叉的表演中,于是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推出了一个独创的动作:双手合十举过头顶,飞叉在手指尖和手背外侧翻转,取名“童子拜佛”。

再多的花样也不离其宗,飞叉经过长久的发展,早已衍生出了各门各派,其中影响最大便是“京练儿”、“乡练儿”、“怯练儿”。李学军所练习的便是“京练儿”,他说,“乡练儿”的动作潇洒大方,但是“京练儿”更具有舞台感,只冲着观众一面练,扔出七八米高,连续扔,然后稳稳接住,讲究准确。

对话传承人:

李学军的焦虑与期待

李学军与飞叉的渊源,和他爱好武术的父亲有关。因为自小在家跟父亲练武术,等练到20多岁的时候,发现了飞叉,和武术不同,难度系数很高,正合了李学军的口味:“我喜欢难度和有特点的。”因为有武术的基础,李学军发现自己在学飞叉方面很有悟性。

“刚开始学习飞叉的时候,好些个技术动作,就想自己去琢磨,但是不行,说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不然容易打到自己。”李学军回忆起自己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总是被砸肩膀脑袋,最危险的一次,叉头的铁片把左眼皮划伤了,导致爱人不赞成他继续练。

“我有一段时间也想过放弃,但老师一直鼓励,可能我比较刻苦有悟性吧。”李学军说的老师是谢希光,传承于清末王雨田一脉,师爷王清源曾和妹妹共同表演双舞飞叉,获得过世界杂技银奖。

练飞叉有100个人,能练出来的就10个,最好的只有一两个。李学军认为,传承飞叉很难,现在的环境传承飞叉更难。

“现在大家都看光鲜亮丽的东西 ,不像过去,在北京,‘撂地’的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观众一波一波来一波一波走,也不会传到别人眼里,练得精彩大家都会鼓掌,给些赏钱,现在有视频,大家可以无偿看反复看,同行可以学……”李学军一边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灵感创新,一边又在忧虑互联网带走了注意力和他的创新。

但无可厚非,他在公园里的表演,再也得不到以前那般奖赏了。“公园里的人看到,都以为在耍棍”,李学军为没有场地、没有人认知、没有主办方感到无奈。

不过,李学军和朋友徒弟一起办了个民俗艺术团,还没有注册,偶尔接一些民俗演出,可以挣点道具费,“一般挣不了太多钱”,李学军开玩笑说。但他依旧希望,飞叉能被大家认知,“只要喜欢技巧,不管多大岁数,都可以免费教。”

北京商报记者 郑蕊 实习记者 杨雅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