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深港双城记

出处:政经 作者:陶凤 网编:尹文武 2019-08-19

刚刚过去的周末,一河之隔的香港和深圳都经历了足以记入史册的时刻。

香港各界人士齐聚金钟添马公园,参加“反暴力、救香港”大集会。持续两个多月的激进示威活动,已经对香港繁荣稳定造成严重伤害,正在把香港拖向危险的深渊。深圳要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战略性意见发布,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超越以往的改革开放浪潮,未来将在深圳再度掀起。

紧邻的地理区位经常把深港本能地联系到一起。由于香港机场受冲击,大量航班取消,客流转向深圳,近日深圳机场客流激增了五成。资本市场也闻风而动,深圳机场股价强势涨停,创下逾四年新高。

深圳罗湖区南湖街道渔民村,对望香港新界,是全国首个万元户村,也是深圳特区的叙事起点。从渔村起步,深圳没有原地踏步。循着开放的轨迹和创新的逻辑,路越走越宽,于是才有了万科顺丰,也有了华为腾讯。聚合了制造业巨头,也引来了金融大咖,还生成了科技独角兽。

相比之下,香港的危机感更多来自于一种自我“折叠”。在一些香港人看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腾飞期已经远了,那时大家差得不远,社会像一颗大橄榄,只要卖力工作,总能回报丰盛。而现在,随着工业北上,金融房产独大,底层人越来越像干巴巴的咸鱼,受畸高的房价倾轧,再努力还是原地打转,找不到翻身之日。

这种失落的情绪和矛盾的场景,很像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我在底层的生活》所建构的“越工作越贫穷”的现实,严重的贫富差距让努力工作改变生活越来越接近谎言。

关于深港对比之争在两地时有发生,但从总体来看,这更像是民间生活里的磕磕绊绊,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外部环境愈发复杂,世界经济面临极大不确定性,港深之争茶余饭后可以戏谑和怨愤,但想过好自己的日子还得靠理性和智慧。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论是崛起的深圳还是“折叠”的香港,谁的道路都不会一马平川。越是形势危急的时候,比起情绪化的冲撞,融合和借鉴表面润物无声却实则更有力量。

深圳财富的增值与香港资金和经验外溢不无关联,包括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企业产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国民待遇、社会保障等等,都或多或少有香港的影子。

而以资讯服务、金融贸易、物流擅长的香港,想要自救需要内地市场的蛋糕,需要无数个深圳一样的兄弟城市,与这些科技之城先锋之城一边各自努力,一边学会联手才有可能发挥更大的效应。缓和文化差异、打破制度樊篱、拆除心理防线,粤港澳大湾区才能真正实现资源整合、区别竞争、协同发展、共享红利。

当深圳正向着最好的时代迈进的时候,如果不止暴治乱回归正轨,香港只会最终走入最坏的时代。“我们要用整个国家的视野去看香港,从这个高度去看香港,我们才会看得见未来。”十几年前,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就曾这样诚恳告诫市民。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