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水氢汽车三宗罪

出处:政经 作者:陶凤 网编:尹文武 2019-05-27

“庞”氏骗局还是伟大发明?南阳日报一篇宣传报道,让“水氢发电机”成为上周末各路媒体围追堵截、网友议论纷纷的话题。报道中提到“水氢发动机正式下线,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

外界对水氢汽车的疑点无外乎三项:技术行不行?公司靠不靠谱?政府给没给钱?

在这场全民都是科学家的围观中,科技的“大饼”最先被识破。“水制氢”不算伪科学,也不是什么新科学。但从氢气到氢能源再到水氢汽车,需要有周密的科学论证更需要严格的技术实践。退一步讲,即便科学原理可行,从科学原理到实验室,再到市场,到产业化,都不是踩一脚油门这么简单。

更不简单的是这家屡战屡败的造车企业。百亿项目烂尾、“圈煤圈地”、“骗补”漩涡等“前科”不断,“往事”不光彩,青年汽车公司看起来是个“问题”青年。从投机不成的造车企业到被南阳政府重点引入的投资项目,从因电动车骗补濒临破产边缘的“老赖”,到掌握神秘高技术的有为青年。

水氢汽车的出现,庞青年人设的反转,和几年前的“巴铁”颇为相似。只不过,这次地方政府成了水氢汽车的投资之父,让“没钱没技术没市场”的青年汽车有了钱也有了市场。尽管南阳高新区回应称不存在40亿元投资问题,但按照庞青年的说法,确实有政府注资,但40亿还没有到账。

既然获得了政府站台,关于整个项目的来龙去脉,南阳高新区政府自然摆脱不了干系。这场招商在去年落地,政府给了地,按照惯例后面还会有税收优惠及贷款,加上新能源方面的补贴,基本解决了青年汽车的成本问题。而这样一个被政府大力扶持的产业项目,自然也少不了政府下单。互相成全,企业与政府形成交易闭环,企业氢能车的销路有了保障,而政府的发展政绩也稳了。

远虑也好,近忧也罢,土地财政难以为继,政绩焦虑与日俱增,一家劣迹斑斑的问题公司,改头换面还是能找到新的山头。经济转型任重道远,在最难的时候,最忌讳病急乱投医的鲁莽投资,和不负责任的虚伪政绩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的深度和渗透度,不是一个人的天方夜谭和一家公司的闭门造车。一项真正成熟的科技应用和技术创新,需要反复的科学原理推演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支撑。科技创新不是低级廉价的街头骗术,而是高贵奢侈的时代红利,因此世上少有弯道超车的投机取巧,多的是直道上的持之以恒和坚持到底。

前车之鉴,不能不察。无论忽悠与话术,故事讲得粗糙与精密,真相只有一个。科技圈向来“狂人”不断,在狂言和谎言之间,那些置身其中的人不要再装傻了。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