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产经 > IT互联网

360:近20%智能摄像头存在安全漏洞

出处: 作者: 网编:产经中心 2018-11-28

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11月27日,360发布《典型IoT设备网络安全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与IoT(物联网)设备相关的漏洞增⻓率漏洞整体增⻓率高出14.7%。19.5%的智能摄像机存在上述常见安全漏洞。

据了解,IoT设备常见的三大类安全漏洞包括远程弱口令漏洞、预置后门漏洞和敏感信息泄露漏洞。检测显示,8.4%的受检设备存在远程弱口令漏洞,是影响最广泛的漏洞,弱口令极易被破解,继而导致设备丧失控制权,危害后果严重。

报告显示,19.5%的智能摄像机存在常见的安全漏洞,为智能摄像机、智能打印机合电视盒子中最“危险”的IoT设备。而在智能摄像机存在的漏洞中,远程弱口令漏洞占比最高,为91.7%。这一漏洞发生在智能摄像头上,可能导致摄像头变“偷窥狂”,泄露用户隐私。

此外,智能打印机存在的漏洞中,远程弱口令漏洞占比最大,为95.8%。在电视盒子暴露的漏洞中,敏感信息泄露漏洞占比高达92.7%,远超其他类型漏洞。报告强调,除这三大类漏洞外,不同的IoT设备中还存在更大比例的其他类漏洞,整体安全情况不容小觑。

调研数据显示,用户对IoT设备最担忧的安全问题是隐私泄露及盗窃,其次是人身安全、支付安全、病毒攻击和WIFI风险。用户所担心的这些方面,也是IoT设备目前被诟病最多的威胁。

除了安全漏洞之外,用户安全意识不足也是造成IoT设备安全隐患的原因。

根据调研,只有36.0%的网友表示,从未遭遇过IoT设备安全问题。4.5%的用户表示经常被各种安全问题轰炸,饱受叨扰;18.1%的用户表示曾遭遇过安全问题,虽然加强了防护,但仍然防不胜防;另外高达40.1%的用户表示,不知道是否曾遭遇过智能硬件安全问题,但个人信息可能已经被泄露了。

密码方面,用户使用弱密码或使用默认密码,是重要的安全隐患之一。360安全大脑通过对用户的调研显示,61.7%的用户会修改密码并设置高防护密码,而30.5%的用户会使用弱密码,还有6.8%的用户根本不去修改密码。

定期升级系统或给漏洞打补丁,是确保IoT设备安全性的重要举措。360安全大脑对用户的调研显示,大部分用户会及时升级、打补丁,分别占比49.3%和63.0%;0.9%的用户不去修补漏洞,7.5%的用户不去升级网络端口;其余则是大部分会、偶尔会。

此外,硬件厂商能否为IoT设备设置安全模块、高强度的出厂密码,及时修复漏洞,也关系着IoT设备的安全。

然而,报告通过对流行IoT设备制造商的抽样调查发现,有66.7%的厂商会为部分IoT产品设置安全模块,另有33.3%的厂商则在设计IoT产品时完全不考虑安全问题,不设置安全模块。这种情况在中小厂商和初创厂商中更为普遍。

根据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披露的近5年的漏洞数据显示,与IoT设备相关的漏洞增长率远高于漏洞整体增长率。以2017年为例,全网安全漏洞增长率为18.3%,但IoT设备的漏洞增长率高达33%,高于全网漏洞增长率14.7%。

360安全大脑根据2017年与2018年的数据保守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IoT设备安全性,2019年,与IoT设备相关的漏洞将以28.6%的速度增长,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