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9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少年班85级校友、百度董事长特别助理马东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国科大捐赠1亿元,并宣布成立“蔷薇科大发展基金”,重点用于少年班人才培养及母校学科建设、人才发展等。这笔捐款,是中国科大创校以来获得的金额最大的单笔个人捐赠。
据了解,马东敏出生于安徽合肥,15岁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20岁赴美留学,获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5年,马东敏与同在美国留学的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相识,并于当年结婚,5年后参与了百度公司的创立,与李彦宏一起打拼至今。
马东敏表示,“我一直感怀自己生长在一个幸运的年代,生逢其时。1978年国家批准’少年班’,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同岁。那时起,更多的教育机会出现在了我们面前,给了我们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我在中国科大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让我收获了一生中最宝贵的知识财富。所以今天我一定要回馈母校,回馈少年班,这是我一生的荣誉。我一直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回馈母校,继续支持中国科大的人才建设,相信学弟学妹们也将凭借更强的创新实力赢得更多尊重。”
谈到此次成立的“蔷薇科大发展基金”,马东敏坦言,“蔷薇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植物,向阳而生且生命力顽强。它寓意旺盛的活力和希望。我们也要在这个极速变化的世界中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年轻人提升自己的创造竞争力。”
她还谈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和造福人类的重要性,马东敏表示,作为新时代的科学企业家,不仅要重视研发投入、支持前沿技术创新,更要有能力和魄力不断推动新技术的落地和应用,让国家和人民真正享用技术带来的福泽。
建校60年来,中国科大十分看重人才的培养。马东敏提到,中国科大的同学们坚持科学精神,在众多前沿学科领域向更广阔、更深层次延伸,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代表学校向马东敏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马东敏在中国科大建校六十周年、少年班创办四十周年之际慷慨捐赠表示衷心感谢。包信和说,中国科大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科学研究方面,学校近年来取得了以量子信息、高温超导、语音技术、纳米材料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创性成果。人才培养方面,中国科大迄今为止培养了73位院士,赢得了“千生一院士”的美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中有约10%是科大毕业生。谈到少年班时,包信和表示,实践证明中国科大少年班是中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探索,培养了大批在科技、教育、高科技企业等领域的杰出人才。这些方方面面的成绩离不开社会和校友的支持,尤其是在六十周年校庆之前,马东敏的捐赠,体现了科大人反哺母校,展现了科大校友的家国情怀。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