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消费升级 平台有责

出处:政经 作者:陶凤 网编:王巍 2018-09-11

一场空前的出行安全整治行动全面展开,再次出现类似事件之后,网约车平台们能否改过自新备受瞩目。

人们最担心的是,那些出了问题的平台,最终仅需承担极其微小的法律责任,忍受社会热点爆发,然后将影响上市目标的部分业务稍作切割和调整,按部就班继续朝着动辄上百亿市值狂奔而去。对于受到伤害的消费者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事实,但对于资本而言,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近期,各大互联网平台相继“出事”。它们曾有志打破旧的经济秩序,却只做到了“除旧”,未曾“布新”。成长为巨头之后,没有从根本上革新供给端结构,反而是借助既得市场之势,顺从资本意志,逐利而已。

过去20年,互联网平台攻城略地,成为各自领域的翘楚。作为新经济的样板,它们被给予厚望,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然而,从BAT到中小巨头,这些大型互联网平台的作为有限,在资本化的目标束缚下,不同程度偏离初心。

眼下的消费升级并不是一句口号,其背后蕴含着两方面的变革:一方面是消费者的需求升级趋势明显,人们追求高品质、个性化商品和服务体验的新消费时代已经到来;另一方面是品牌商在品质保障和品牌提升的倒逼下加速优胜劣汰。作为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各大平台应在资本的裹挟下保持初心,凭借自身优势努力建造新型消费渠道和模式,继而成为变革的关键助力,推动着消费升级的前进。

链接了生产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对线下供给端和线上消费端的两头控制,理应在消费升级中扮演关键角色,却未能利用自身优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供给再造和需求满足。过去所谓的“去中心化”,不过是使其他主体都成为“平台中心”的附庸,而这些平台最终是否良善从而推动消费升级,需要明确的立法规制,也需要明确的行业共识。

手握资源,没有不作为的道理。怎样通过爆发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升级的经营理念方法,打通产品流通中的信息不对称,加速生产端到消费端的信息传递,从而实现供给端全新整合,这些是超越资本意志的企业意识,而后者才是企业长久立命的根本。

技术的迅速迭代令“熊彼特式创新”频繁发生,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旧市场随时都有可能被“破坏性的创造”所颠覆。大平台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它们的成功与失败都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紧密交织,如果不思进取则很容易不进则退。

近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在商品和服务供给大幅增加基础上所实现的民众幸福感提升,是依靠市场竞争和社会保护性立法共同实现的。大平台成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依赖于法治护航,在人们努力为新的价值观买单走向消费升级的时候,平台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