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旅游 > 高端旅游

度假康养能否成为丽江旅游转型良方

出处:高端旅游周刊 作者:记者 蒋梦惟 网编:尹文武 2018-08-13

一度旅游问题频发的丽江再次出台新政调整对当地景区的管理模式。日前,丽江市市长郑艺公开表示,丽江古城和泸沽湖两大热门景区将实行流量管控,未来丽江将不再片面追求游客数量来体现旅游成绩,而是从过去单纯的旅游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康养方面转型,“丽江主要将通过增加新的旅游产品供给、有序管理交通来疏解丽江古城在游客承载方面的压力”。在业内专家看来,这类发展思路虽然前景“美好”,但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配套大量专业设施和人员,转型和培育期均较长,实现难度相对较大,转型预期尚不明朗。

从限流到转型

“经过20年高速发展,丽江旅游到了需要从高速到高质转型的时候。”郑艺表示。实际上,丽江已多次释放信号,明确提出将通过对景区采取限流措施,改变发展方式。今年5月下旬,丽江市内标志性景区之一的玉龙雪山冰川公园就公布了将每日游客上限定在1万人的措施。丽江市委书记崔茂虎也曾表示,丽江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每逢长假重点景区人满为患,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旅游质量和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郑艺本次提出的丽江旅游转型方向中,除了限流之外,还出现了度假、康养这样的新热词。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加剧,健康、养老、养生、独家确实成为了不少地方旅游发展规划主题,仅百度搜索中与康养旅游相关的城市就有新疆、安徽、四川等地。比如在2017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山西省省长楼阳生曾明确表示,当地要着力打造“夏养山西”康养品牌,开发全生命周期康养产品,加快建设一批康养旅游城市、康养小镇、康养产业园、康养度假区等。

改革箭在弦上

在国内消费者眼中,丽江一方面是一个普遍得到认可的、成熟的旅游城市,但另一方面这里也是一些不规范旅游问题的衍生地。数据显示,2017年,丽江市游客数量已经突破了4000万人次,然而,强制购物、黑导游、不合理低价团……层出不穷的旅游乱象,让丽江的转型迫在眉睫。

去年,5A级景区丽江古城因游客安全事件频发、游客投诉率长期居高不下,造成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再加上景区内旅游设施老化、旅游产品质量下降等原因,被原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责令整改。

其实,在部分业内专家看来,除了环境保护、规范市场环境等显而易见的原因外,丽江之所以在现阶段提出旅游产业转型,也是因为当地市场出现了增长乏力的情况。“目前,丽江每年的游客增长量已基本达到极限,随着越来越多旅游目的地的兴起,丽江旅游产品已不再具有唯一性,不论是对于‘回头客’还是新游客,丽江的吸引力正在加速弱化。”资深旅游专家王兴斌表示。而刚刚发布了2018年半年报的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业绩也侧面说明了这一点。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以《印象·丽江》文艺演出为代表的旅游演艺业务共计演出277场,营业收入5140.47万元,同比下降5.11%,继续去年的负增长态势。“在启动初期,《印象·丽江》等演出作为特色项目确实吸引了不少游客,但目前实景演出遍布国内各大景区,尽管题材不同但演出的形式大同小异,同质化已十分明显。”王兴斌直言。

转型长路漫漫

对于丽江本次披露的旅游转型方向,大多数专家都给出了积极的评价,认为新政出发点值得肯定,但他们也同时认为,丽江对转型前景不能盲目乐观。

“现在不少国内旅游目的地都早于丽江提出了康养、度假的概念,一波新的同质化热潮已经悄然开启。”有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而王兴斌更进一步分析,如果只是“蹭热点”没有具体产品,转型只能停留在口号上,而不能落实在消费层面,他直言,与康养度假旅游类似,前段时间不少地方都扎堆打出“文化旅游”招牌却拿不出相应的产品支撑。

王兴斌认为,就康养来说,这类旅游项目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大量的现代化医疗、护理人员,以及具备规模的医疗机构、疗养机构等设施,丽江如果重新开始布局是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的,而且能否在与其他地方相对雷同的定位中脱颖而出还是未知数。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创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思敏认为,观光游客在丽江的客群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而且,观光需求短时期内很难向度假需求进行转化,实现有效分流难度较大。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