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不舍昼夜,草莽快递从人工到智能

出处:特刊 作者:北京商报记者 陈韵哲/文 张笑嫣/摄 网编:尹文武 2018-07-31

T08XSs001凌晨3点,圆通网点操作员正负责扫描和分拣快件。 

从“人背肩扛”到“智能分拣”,从粗犷的生产组织到科学的管理方式,从繁重的手工作业到简单机械化再到AGV搬运机器人。中国邮政快递行业,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其作业方式几经变迁,见证过艰苦奋斗的岁月,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洗礼,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成长,是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快递行业现代化进程的缩影。不论是手工分拣,还是科技、智慧和大数据的赋能,有形与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北京商业24小时不停运转。

不忘初心不舍昼夜

凌晨2点半,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北京国际分公司的库房、操作间和办公楼依旧灯火通明,几十位工作人员在不停忙碌着。上晚班的陈师傅将手中的邮件飞快地分发,在与北京商报记者的交谈间,也没有停手,熟练地分发好近30个邮件。

为了保证邮件准时登上飞机运走,像陈师傅一样的员工,工作时间以分钟来规划。每不到10秒钟,他们就要分发完一件邮件,每分钟大约分发7件,平均每小时分发417件,保证在12个小时内分发完4000-5000件邮件。而值夜班的工作人员则需要在8小时内完成2500-3000件邮件的分发。

城市的另一边,已经在圆通网点工作了八年的操作员张先生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包裹分别放入几近堆满的分拣筐中。旁边负责扫描和分拣快件的同事,每晚都会扫描近5万个快件。大厅内,传送机器上不断运送着包裹,为了装车便利,大厅内四五个大门敞开着,门口整齐停放着一辆辆货车,时不时有装好的包裹被抬到车上。也因为对接货车的大门透风,分拣大厅内和室外几乎一样寒冷,冬日晚上都在零度以下。现在还没有进入快递旺季,以往“双11”期间的工作量比现在大很多。

一个行业的革新总要有这么一批人默默坚守,在外界看来,快递分拣岗位是一份技术含量不高的“机械性”工作。实际上,物流行业早已发生巨大变化,从“四通一达”、顺丰和德邦的成功上市,到菜鸟大数据以及机器化作业的支持,物流已逐渐朝科技化行业迈进。

渐成分钟级标准

不仅是夜晚,快递的流转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爆发式增长的订单量对末端配送环节时效性的要求越发苛刻,送达时间也变得更为精准。“当天达”、“次日达”已经是众多末端物流企业针对配送环节制定的硬指标。家住朝阳区的刘女士是京东的忠实用户,十分依赖当天送达的配送服务。她会在前天下班时买好第二天所需的商品,第二天10点前京东的配送员会准时敲响刘女士的家门。不仅是京东,众多电商平台已经意识到配送环节中时效的重要性,提速已经是物流企业每天做的必修课。

随着众多新零售样本接连落地,在末端配送环节中,即时配送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讲,已经从一项“特殊服务”变为标配。天猫超市已经将1小时达服务推进至北京,苏宁在北京落地 “SU FRESH苏鲜生”精品超市,将为超市覆盖的3公里范围内的消费者提供极速达服务。此前,盒马鲜生、超级物种同样聚焦更为精准的配送范围,配送时效性也不断提高。当这些新零售样板间将配送时效性变为吸睛亮点时,已经有众多的众包物流企业提前培育即时配送市场,甚至已经成为新零售的配套服务。

与此同时,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将2小时达缩短至1小时,百度外卖、饿了么平台提供的送餐服务已经以分钟来计算,叮当快药、快方送药等医药平台同样在提升配送的时效性。以小时和分钟来计算的即时配送,正在成为末端配送环节中的常态。张先生在一家提供即时配送服务的众包物流公司供职,他将自己每单配送时间精准到分钟,对时间的要求可谓达到极致。 

借大数据精准运营

物流就像是巨大的罗盘,从未停息,并时刻保持着运转的准确性。物流企业在北京商业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在过去一年,这些物流企业配送了北京市上亿件快递。 

根据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北京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2.75亿件,同比增长16.0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03.83亿元,同比增长18.42%。

面对庞大的快递量,新技术、新模式应运而生。作为物流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物流广泛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设备,逐渐成为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的主要手段。这些技术是确保物流企业24小时有条不紊进行运转和配送的要素。 

众多物流企业通过大数据分配运力,进行精细化运营。如同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各大城市的快递网点,借助大数据可提前获知即将抵达的邮件数量,从而使得网点可以根据快递洪峰大小调整运力。随着大数据在平台中不断积累,同一个写字楼、社区的配送员将逐渐“固定”,甚至不同的配送品类也将细化到不同的配送员,配送时效性和质量均得以提升。

对话高管

中通快递集团北京市管理中心总经理姜开勇:

两次改革促进快递业高速发展

北京商报:您觉得改革开放给快递行业带来的最大改变或影响是什么?

姜开勇: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我们现在世界瞩目的民营经济发展。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由弱到强,目前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体,快递行业的发展也是如此。 我认为,从2009年邮政体制改革开始,快递行业取得了合法地位,从此走上了跨越式的发展道路,这也是中通进入的第一个“高速发展”。而在今年5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快递暂行条例》,鼓励快递业加速开展进出境快递业务,更要求主管部门推动实现快件便捷通关,为快递行业海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中国快递无论是业务量还是服务水平、科技实力都领先国外同行,成为一张新的中国名片。改革开放,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八个字也是中通发展的写照。

北京商报:相比其他企业,中通的经营理念有何独到之处?

姜开勇:中通的成功,与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有直接关系。中通的使命是用产品造就更多人的幸福。中通每天至少2500万个包裹,覆盖全国的网络抵达千家万户。2017年北京中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2%,位居北京行业第一,快件中转量更是突破以往,日最高处理量达到了270万件,这样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通率先推进自动化交叉带分拣机、动态秤等新技术、新装备,提升了每天的处理量,大大降低了差错率和操作成本,提高了快件的转运时效,尤其是快件分拣准确率高达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