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国内游客休闲度假趋势将呈山地及乡村化

出处: 作者: 网编:旅游中心 2018-07-17

近日,“2018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北京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据悉,2018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北京论坛”是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正式成立后举办的首个大型活动。此次论坛以“新机遇、新角度、新动能——新时代山地旅游发展国际合作与平台构建”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创新发展以及联盟年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等平台的构建、“文旅融合”、“山地旅游+”模式与经验分享、山地旅游业态创新与乡村振兴减少贫困等议题。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魏洪涛、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高级官员Dr. Bo Kuen Choi、亚太旅游协会 (PATA) 主席Dr. Chris Bottrill、世界旅游联盟主席段强、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邵琪伟、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秘书长何亚非、印度驻华大使Mr.Gautam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国际组织驻华代表、部分山地国家驻华使节、旅游业界专家学者、企业家、科研机构、旅游跨国企业在华代表以及部分联盟会员代表近500人出席会议。

会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邵琪伟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山地旅游业正在快速崛起,成为推动全球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据文化旅游部党组成员魏洪涛介绍,山地旅游约占全球旅游总量的20%,在全球旅游发展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于中国山地旅游前景,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表示,山地旅游一定会成为国内旅游未来发展的热点。一方面是因为休闲度假已经成为国内容旅游市场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放眼全世界,最热门的休闲度假区域都在海滨,而我国近18000公里的海岸线真正达到休闲度假条件不到10处,所以,国内游客休闲度假转向山地和乡村是趋势使然。

另针对山地旅游对区域扶贫工作的推动,魏小安认为,山地旅游扶贫的根本在于开放,发展旅游业就一个很好的开放手段。没有开放就谈不上扶贫,开放能促进山地区域岗位外的流动,开放才能带来市场。但在开放、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复合型的山地,综合性的推进,适度改善基础设施。魏小安说,作好山地旅游的文章,应避免大修大建,不要把山地旅游城市化,需要强化外部性,创造拉动性,形成市场体系和分工体系,减少恶性竞争,提高附加值,要形成一个市场分工体系,各得其所。

资料显示,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于2017年8月15日在中国贵州省正式成立,是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第一个以山地旅游为主题定位的国际组织,总部落户贵州省贵阳市。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会员来自世界五大洲29个国家和地区,共126个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其中境外机构会员60家,境内机构会员57家,个人会员9名。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