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从实验室到市场:如何推倒“无形的墙”

出处:特刊 作者:记者 石飞月 网编:王巍 2018-05-31

0531T14s001

5月30日,第五届京交会进入第三天。几天以来,京交会科技服务板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这个板块不仅有展览展示、科技项目转化过程全览,还有峰会等活动,它的承办方是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不足一直是业内面临的问题,要想提升转化率,除了激发人的活力,还需要建立协同创新等一系列更加完善、科学、高效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

示范效应

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表示,天合转化中心已连续三年获得京交会科技创新专题承办权,通过与京交会的深度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服务进一步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关注和认可。作为全球前沿服务产品、最新服务项目的聚集、展示和交易平台,京交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服务作为服务贸易重要环节,单独列项,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服务专题活动”,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展览更加突出服务概念,以天合资源平台为载体,打造科转服务综合服务商概念,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国内科转行业的发展。展示现场设立平台介绍区、科技资源区、项目银行区、实物展示区和国际项目洽谈区五大展区,分别体现科技转化服务的不同阶段,体现全要素全链条的科转服务。其中,平台介绍区以天合资源平台展示为主;科技资源区内详细展示当前的科技资源,如专家资源、成果需求资源、区域合作平台等;项目银行区则展示正在转化的项目情况;实物展示区以科技机构企业的实际科技成果为载体,向观众展示中国科技魅力;国际项目洽谈区,以天合平台上的国际项目为主,可以现场商讨签约,体现了中国科转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此外,以项目银行为概念的“在促项目展示区”是一个闪耀的亮点,更是中关村天合未来重点打造的一个特色服务项目。

中关村天合还在京交会展览期内推出两场峰会活动,发布由中关村管委会指导,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天合承办的“中关村十大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榜单发布会”以及“国际科技成果推介交流会”。来自中国科协创新助力工程示范市、天合分中心的领导及国内外科技企业代表、大学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各学术学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京交会科转服务的魅力。

转化不足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创新框架下,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升直接关乎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和京津冀三地协同分工的大格局。作为科技服务业中的重要一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进一步市场化,让众多第三方机构看到了市场新蓝海,因此市场也持续扩大。

创新主体是企业,转化要靠市场的力量。在这一轮动态变化中,创新企业也正被一些第三方成果转化服务的市场乱象困扰,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正在点滴中消耗企业的耐心。

长期以来,在一些地区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实验室与产业化之间有一面“无形的墙”:科研成果因供需信息不对称、体制机制不灵活,导致科研人员手握成果难以走出实验室,只能将论文束之高阁;而企业发展急需新技术、新产品,却受困于自身科研力量不强的人才瓶颈。这面墙也经常被称为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技术供给与实际需求不配套、科技成果与市场资本相脱节。

这些问题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方显得尤为突出。比如西部某省,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资源相对充裕,在西部省区中排名靠前,本来应该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股优势力量。但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却不足一成,远低于全国30%左右的水平,大量优秀创新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优势也就成了短板。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发展战略中,创新驱动被频频提及,按理说科技成果只会是抢手的香饽饽,怎会出现转化不足甚至闲置的情况?

一方面,是科技资源的配置不均衡。我国的创新要素过多集中在专业院所和高校中,这些机构在人员、资金、设备和项目等方面具有传统优势,但也受传统机制影响,科研成果到写成论文、评科技奖项就画上了句号,将成果进一步转化的动力不足,所谓“成也传统,困也传统”。另一方面,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还不突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驱动,离不开企业在技术变革和科技进步中的主体作用。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参与制定技术创新政策、规划和重大科技项目的决策等科技事务上,“话语权”还不充分,与它们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不匹配。

激发活力

不论是企业还是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因此,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关键是要打破束缚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桎梏,而激发科技活力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获得的现金奖励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使创新成果更好服务发展和民生。这项政策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是通过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与科技人员的个人收入挂钩,激发调动各类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积极性,从而催生更多具有转化价值、能够形成产业的技术成果。不仅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要转化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

当然,人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但并非唯一要素。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除了激发人的活力,还有更多的体制机制壁垒需要破除,也需要建立协同创新等一系列更加完善、科学、高效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才能够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服务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通则不痛”。

上个月,教育部科技司、中关村管委会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召开“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分园创新发展能力”会议,双方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首批12家高校的技术转移办公室获授牌,10余家高校与中关村分园、企业、孵化机构合作项目签约,中关村管委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促进科技成果在中关村示范区转化的合作协议。针对当前制约成果转化的难点堵点,从6个方面采取12项举措,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在京转化。

此次会议主要是为了加快实施科技成果在京转化联合行动计划,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在中关村转化落地,助力北京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高校是北京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具有丰富的科技人才和创新成果,是北京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目前,中关村分园在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和产业培育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基础,在郊区园还有较多空间和承载能力,它们也是北京打造高精尖产业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校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业内人士表示。北京商报记者 石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