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北京商务服务业总收入首破9000亿

出处:特刊 作者:记者 魏茹 徐天悦 网编:王巍 2018-05-29

未标题-4 拷贝

20180529T06(新闻纸)s001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申金升发布《北京商务服务业发展报告(2017)年》 

5月28日,在由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办的新时代北京商务服务业国际化品牌化发展高峰论坛上,北京市商务委员会正式发布《北京商务服务业发展报告(2017)年》。该报告指出,2017年,北京市产业营业总收入首次超过9000亿元。同时,商务服务业逐渐向高精尖产业发展,且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申金升表示,商务服务业直接服务“四个中心”建设以及生产、商贸、商务等领域。2017年,北京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5.5亿元,已经成为落实“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高精尖带动服务营收增长

全球化大趋势带来的知识转移,促使商务服务业迅速发展。作为以新技术和新模式为主要支撑的新兴服务业态,商务服务业在助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价值增值和拓展服务领域的有效途径。北京市商务服务业呈现出高成长、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四个主要特征。

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1%至9000.2亿元,这是北京市产业营业总收入首次超过9000亿元。其中,在九大行业中,人力资源行业、法律服务业、咨询与调查业的表现尤为突出,营业总额收入增速分别为19.4%、16%和15.9%,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58%、13.5%和46.3%。

同时,报告显示,北京市商务服务业主要集聚于中心城区,其中朝阳区营收最高、西城区效益最好。2017年,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中,90.9%的企业法人和93.7%的营业收入集中于中心城区。其中,朝阳区企业数量达到1726个,占企业总量的42.6%,营收达4423亿元,占行业营收总额的48.2%;西城区商务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55亿元,占全市该行业总额的47%。

扩大开放提档加速

伴随“一带一路”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1+3+7”自贸区格局的逐步形成,政府将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商务服务业的扩大开放。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商务服务业实现利用外资22.8亿美元,同比增长91.6%,成为北京市利用外资的一个突出亮点。同时,50%以上的境外投资依然活跃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其中商务服务业位列境外投资行业之首,占北京市对外投资总额的34.2%。从上述数据可见,北京市商务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开放水平也不断提高。

申金升表示,目前北京正在向国家积极申请开展新一轮的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并希望能够延期三年继续做服务产业开放的全国试点。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商务委员会正在拟定2018-2020年北京市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振兴三年行动计划。

申金升透露,北京市商务委还将从五个方面考虑推动商务服务业的进一步扩大开放。一是新一轮试点要更好地聚焦,即对标国际经贸的高标准或最新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二是以全面落实和不断创新负面清单的制度为统领,争取使北京成为全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三是要统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和透明的服务业发展好环境;四是加快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五是在深化开放过程中,坚持产业开放类型,适度强化园区开放特色,争取有更大力度的开放政策在北京落地。

优化营商环境开启“新三年”

今年适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北京服务业也迈入了新的时间节点。自2015年国务院批复在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综合试点至今,北京仍然是国内实施服务业产业开发或产业扩大的唯一综合试点城市。如今三年的试点开放期即将结束,申金升透露,北京希望能够延期三年继续做服务产业开放的全国试点,目前已经向国家积极开展新一轮申请工作。

在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2018年全球营商环境评估报告中,我国的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排名中位列第78名。不可否认,中国在商务服务业的政策、人才环境、管理体系等方面仍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申金升表示,北京市将通过体制创新继续努力完善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营商环境。

具体来看,优化企业营商环境,需要继续加大服务业领域的放宽力度,逐步放开甚至取消竞争性领域外资股比限制。统一内外资企业业务牌照和资质申请的标准和时限,在市场准入环节实现“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建立对外资企业从开办、经营到清缴入资、违规处罚的“全周期”管理机制。此外,还要继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人才支持力度、加快建立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

北京商报记者 魏茹 徐天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