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献策创新城市

出处:特刊 作者:记者 王维祎 石飞月 刘卓澜 网编:尹文武 2018-05-28

北京正在逐渐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在这场变革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何处理好服务业和高新制造业的结构关系,如何更好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擎作用,如何提高国际化的服务环境和能力,增强城市的开放活力,如何遵循超大城市发展运行的治理规律,治理好大城市病,提高城市管理的法治、共治、精治水平,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在第13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上,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与十多位国际企业家面对面沟通,国际企业家顾问团为北京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麦肯锡董事长兼全球总裁 鲍达民

政企合作推动高校人才就业

未来每五个制造业岗位当中,就有一个会被自动化操作所取代,由此这也给行业带来相应的挑战。

IBM曾经发布的调查研究显示,中国70%的企业雇主很难找到具备沟通等软性技能的人才。这需要高校在培养人才时,了解企业需求,这对未来社会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拥有优质的教育、人才资源,企业也要发挥作用,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再培训,不过,这需要政府与企业联手共同推进。

在中国,已有职业培训项目取得了成功。淘宝大学帮助从事电商工作的人提高业务水平。从2003年以来,淘宝大学已培训500万人。

陈吉宁:北京确实存在就业失衡的问题。对此,北京市将制定市属高校的改革方案,重点是建立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匹配,同时高校学生也应加强职业培训;强化对农民的就业指导,政府支出相应的费用,通过培训增强农民服务技能。此外,北京将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产出,以技术替代难以填充的就业岗位。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 罗康瑞

京港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

京港两地企业合作日益多元化,使两地能够发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优势。京港两地可以共建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的空间,搭建两地青年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提升这方面的服务能力,集聚高端创新人才,两地在科创领域的携手合作,为京港经济发展带来一个新的机遇。

香港具备较为成熟、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协助北京企业解决商业上的纠纷,降低投资的风险。此外,香港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发挥知识产权、贸易平台的角色,让北京以及其他省市的科研成果,通过香港走向全世界。

陈吉宁:京港两地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了进一步加强京港的合作领域,借助“一带一路”加强在法律和专业服务上与香港的合作,并欢迎法律和专业服务的香港企业在北京落地。此外,在金融街和海淀中关村将选择一个区域建立创新区,这个区域将成为金融科技创新和专业服务业的技术创新试点,也将为北京和香港两地科技创新合作与服务业创新合作的提供导向。

  瑞士信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罗楠

“总部经济”驱动北京经济发展  

北京拥有众多顶级教育和研究机构,30%-40%中国大型公司已在北京设立总部。“总部经济”将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驱动。

经济发展需要开发新的领域,具有新一代消费需求的“80后”和“90后”,正在成为中国城市消费社会的核心,这部分消费群体为服务行业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另外,在广义发展计划之下,中国产业向更加环保的模式转型,许多传统行业正在迁往雄安新区,不过迁移重工业并不代表“放弃”。

新的事业需要资源、能源的供给,否则会影响整体发展。

陈吉宁:目前北京从高速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这一过程中,政府要懂得取舍。北京拥有优势的资源,优化分配结构将会支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去年底,北京出台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鼓励10个高精尖产业成为北京市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同时细化每一个产业的发展重点,并营造一个专业化的市场竞争氛围。

  冯氏集团主席 冯国经

完善京津冀供应链体系  

促进供应链创新,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对北京市建设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北京发展现代流通业,首先,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构建智慧型供应链,促进企业、产业、地区、资金、科技和人才等各方面的互联互通,资源的优化,产生协同效应;其次,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地区供应链与现代流通业的分工,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另外,政府部门应积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资源整合,加强技术互联互通,鼓励各供应链参与者跨行业合作。

陈吉宁:目前北京有100多家物流企业,不过企业间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对此,北京市做出物流规划,该规划涉及到空间布局、配送中心的建设等等。另外,北京市物流领域也在推绿色环保产品,例如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污染。未来,北京物流车的自动驾驶技术会优先于普通车的自动驾驶技术投入应用。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全球执行委员会主席 罗林森

数字化提质法律服务  

任何行业进步都要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这样才能更高效地开展工作,法律行业也不例外。目前在很多公司内部法务、律师监管方面的专家不精通技术,技术专家对监管事项知之甚少。

尽管未来商业模式逐渐转向数字化、智能化,但法律顾问、律师的工作不会被机器人所替代。

未来,无论是企业还是律师事务所,都将从各个方面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这样的团队具备了法律、商业、数字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技能。每一位律师,不仅能够提供法律服务,还能够提供商业模式、数字智能化的发展建议。

陈吉宁:北京营商环境的改善,需要良好的法制来维护,同时提升整个市场的法律服务能力。尤其中小企业需要更专业的法律服务。另外,政府要将依法行政落实到基层层面,这对政府而言将是不小的挑战。这需要大数据、AI技术在基层管理中得到应用,提升政府的审计工作效率。

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 石飞月 刘卓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