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互金篇:合规风暴下的淘汰赛

出处:特刊 作者: 网编:王巍 2017-11-29

T11(金融上新闻纸)s001

同样是全行业的去杠杆运动,互联网金融业要比银行和保险业来的更为轰轰烈烈,在经历了多年的野蛮生长后,这一年除了去杠杆,对于互联网金融业来说,更为重要的任务便是合规经营。以网贷行业为例,在监管层的重压之下,仅北京地区的运营平台一年便减少了83家,现金贷收紧后,相信这一数字还将继续扩大;相对应的,支付巨头的场景圈地战正在进行,行业二八效应凸显,合规风暴的淘汰赛已经上演。

未标题-5 拷贝

网贷行业:“二八效应”渐显

2017年,北京地区正常运营平台有所减少,风险平台逐渐退出市场,与全国不同的是,由于北京地区平台实力整体较强,在行业成交量下滑的背景下,北京地区成交量、投资人数和活跃借款人数仍在持续上升,行业“二八效应”渐显。另外,在银监会“网贷限额令”推动下,正常运营平台开始转向小额分散领域,真正服务于大众。

数量:年内平台数减少83家

截至2017年10月底,北京市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共有380家,较上月减少5家;同期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有1975家,较上月减少29家。对比去年12月底数据来看,北京市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共有463家,同期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有2448家。

今年以来,全国正常运营平台减少了492家,其中北京地区减少了83家,行业洗牌加剧。截至2017年10月底,北京10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7家;同期,全国9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54家。

份额:成交量居全国首位

2017年10月,北京网贷成交量为638.6亿元,比去年12月的537.05亿元增加超百亿元,继续位居各地区榜首;相比而言,今年10月同期全国网贷成交量为2183.94亿元,环比下降7%,这一数字在去年12月为2443.26亿元。

截至2017年10月底,北京网贷平台贷款余额4110.64亿元,继续位居全国第一;而去年12月,北京网贷平台贷款余额为3003.29亿元,年内增幅超千亿元;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网贷平台贷款余额为11663.55亿元,去年底这一数据为8162.24亿元。

投资者:借款人数大增两倍

截至2017年10月底,北京市的活跃投资人数为164.9万人;同期全国网贷行业活跃投资人数达431.3万人。去年12月,北京市的活跃投资人数为152.88万人,北京地区网贷行业人气持续上升。

截至2017年10月底,北京市的活跃借款人数为140.95万人;同期全国网贷活跃借款人数为445.97万人。去年12月,北京市的活跃借款人数仅为48.13万人。

合规:不到半数平台上线银行存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9月底,有187家北京平台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其中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的平台有149家;同期,全国共有776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占同期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的38.72%,其中完成对接并上线的有541家,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的27%。

北商研究院解读

网贷行业回归小额分散

受监管风暴影响,北京地区网贷平台数量也在下滑,问题平台逐渐暴露风险,也有一些平台主动退出网贷市场。

平台数量下降,也导致全国网贷成交量出现了下滑。不过,由于北京地区集中的大平台较多,今年以来,北京地区网贷成交量与贷款余额仍持续上升。

收益率下滑,一方面显示网贷行业融资成本出现下降,另一方面,综合利率下降致使借款企业在网贷领域的长期性资金需求增加,网贷项目的平均借款周期拉长是大势所趋。

北京地区投资人和借款人数量均持续上升,其中活跃借款人数相比去年底大幅增长了两倍之多。由于网贷行业的“限额令”,这些借款人多为个人以及中小微企业主。

银行存管是平台合规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北京正常运营的平台中,不到半数上线银行存管,而这些未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被淘汰概率较大。

未标题-6

支付变革:中小商户之争

规模:同比持续增长

今年二季度,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368.98亿笔,金额949.8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3%和1.02%。其中,移动支付业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二季度,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632.9亿笔,金额31.4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85%和34.87%。而今年一季度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470.9亿笔,金额26.4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13%和42.47%。

合规: “四大紧箍咒”

●收紧牌照

央行自去年开始开展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总计公布了四批185家支付机构的牌照续展决定。在过去两年多时间,央行合计注销了24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有18张是在2017年注销的。其中,10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是因为严重违规被央行注销牌照,另外10家则是由于业务合并。此外,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清理出200多家无证非法从事支付业务的机构。

●成立网联

按照央行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届时,第三方支付机构不能直接和银行联网进行网络支付业务,这样有助于管理层了解和掌握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发生的相关数据,从而打破数据垄断。

●要求备付金存管

自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该账户资金暂不计付利息;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为20%左右,最终将实现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建立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制度,主要目的是纠正和防止支付机构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并引导支付机构回归业务本源。

●开数百罚单

2016年至今,央行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开出数百张罚单,部分罚单达到百万级甚至千万级。去年,央行营业管理部对易宝支付开出罚款加没收违法所得合计5295万元的千万级罚单,成为目前最高单笔罚单。

客户:布局线下商户

今年,支付宝、微信支付、京东钱包、百度钱包等支付巨头开始将战场转移至中小商户,北京地区大到商场小到菜市场均可实现“无现金”消费。在线下营销方面,各大支付巨头也下足了功夫。其中,微信推出商户平台和微信买单服务,提高用户体验,而蚂蚁金服方面也动作频频,不仅推出面对小微商家的全免费收款工具“收钱码”,也将线下的300万家口碑门店接入移动互联网。

银联奋起直追。2017年5月,银联联合40多家商业银行,正式推出了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用户打开银行App便可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除了联合银行之外,银联为了推广自身的二维码业务,斥资10亿元,为消费者提供折扣。2017年6月2日,银联还推出了“62银联云闪付”活动,消费者只需要使用“云闪付”或“银联钱包”的产品支付,便可享受全场6.2折等优惠活动,包含餐饮、购物、出行到娱乐、文化等各大日常消费场景。

北商研究院解读

网络支付金额同比下滑

  

从数据可以看出,今年以来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笔数和金额均持续增长,但在笔数增速上升的情况下,金额增速出现了下降,这主要因为支付机构将支付场景延伸至中小商户,每笔支付金额出现下滑。

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主要举措有注销多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严把牌照续展、央行分支机构频繁出手开罚单,此外,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同时成立网联,切断了银行直连模式,将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对接,进行资金清算、统一托管备付金。

今年以来,支付巨头的市场争夺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支付巨头对市场的争夺从C端向B端转化,推出更多针对中小商户的举措。

未标题-7

支付巨头:争夺三大场景

  

发力交通场景

“乘车码”所覆盖的公共交通系统,是下一个高频、高黏度、低额度的交易场景。目前,腾讯乘车码已在广州、佛山、青岛、驻马店、合肥、济南等城市上线。今年9月,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六天辗转三座城市,主题均为腾讯乘车码。

而此前,支付宝陆续和各地公交集团达成合作,杭州、武汉、南京、济南、绍兴、湖州等地开始试点刷支付宝坐公交。2017年5月,支付宝宣布杭州市区近5000辆公交车全部支持支付宝。乘客通过“乘车码”,对准公交车上的扫码器刷码支付后即可乘车。

布局住房租赁场景

支付宝、银联在今年开始发力住房租赁场景,其中,10月17日,中国银联与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签署住房租赁服务平台合作协议。这是继9月30日与沈阳房管局签约后,中国银联与首批住房租赁试点城市的又一合作落地。

支付宝方面,10月10日,支付宝宣布正式上线租房平台,超过100万间公寓正式入驻,率先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8个城市试水信用租房。

10月20日,京东成为北京住房租赁市场的支持平台,拿到了进军住房租赁市场的入场券。

争夺出海场景

海外市场已成为巨头攻城略地的新战场。支付宝目前已在欧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入20多万家线下商户,范围涵盖餐饮、超市、百货、便利店、免税店、主题乐园、海外机场、退税等几乎所有吃喝玩乐消费场景,与200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

微信支付方面,已覆盖超过13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13万境外商户,支持12种外币结算服务。

银联方面,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网络布局,已覆盖全球2000万商户、130万台ATM机和100个机场,跨境支付优势明显。

北商研究院解读

三大场景争夺背后的“醉翁之意”

支付属于高频行为,成为整个互联网金融生态的流量入口,具有了全局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巨头对支付场景的争夺不会终止。

交通出行被视为最后一个高频小额消费场景。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12306将从11月23日开始正式支持微信支付,此次,微信支付补齐了其在铁路交通领域的布局。三年前,支付宝早已接入12306网络订票。目前来看,微信、支付宝基于用户量和用户黏性,优势比较明显。不过,主要公共交通系统早有自己的支付公司,外部的支付机构想要进入必须和公共交通系统谈判。

随着国内支付格局趋于稳定,移动支付的中国故事正在更多国家和地区上演。

在“租购并举”、“租住同权”等政策指引下,银行、支付巨头、电商平台等各路资本竞相入场,带着各自不同的玩法在住房租赁市场展开较量。业内人士认为,以租房平台为基础,叠加更多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是各机构共同的思路。但它们的醉翁之意似乎不在租房这瓶“酒”中,通过租房业务捆绑更多用户的消费金融或许才是其真正的目的所在。

众筹:无背景平台逐步淘汰

未标题-8 拷贝

未标题-9 拷贝

数量:20余家平台消失

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众筹平台分布在20个省市,多位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北京作为众筹行业的开拓地之一,平台聚集效应较为明显,也是目前全国正常运营平台数量最多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以64家平台数位居全国平台数榜首;而去年12月,北京众筹平台数量为88家。

此外,北京、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和江苏6个地区正常运营众筹平台数为全国前六,占全国正常运营平台总数的84.3%。

具体奖励类众筹方面,由于受互联网巨头如京东、阿里、苏宁、小米挤占市场空间影响,其他中小平台在弱资本、弱资源下愈发无法与其竞争,并且在细分领域的开拓上除了以主打民宿众筹的开始吧以及主打农业众筹的点筹网这两家规模较大之外,没有出现第三家在细分领域上做大规模的众筹平台。其他中小平台创新不足,缺乏特色,盈利上愈发困难,加之汽车类等众筹平台乱象迭出,投资人敏感度上升,预测未来中小规模的奖励型众筹平台将进一步被市场淘汰。

规模:发行项目及筹资额双降

2017年10月,众筹行业共成功项目4399个,较2017年9月环比下降11.61%。其中,奖励众筹项目为3153个,环比下降8.93%,占总项目数的71.68%;其次为公益众筹,环比下降18.85%,达1214个;非公开股权融资10月成功项目数为32个,环比上升68.42%,占到总项目数的0.73%。

2017年10月,全国众筹行业共成功筹资18.25亿元,较2017年9月环比下降8.52%,减少1.7亿元。在总筹资额18.25亿元中,奖励众筹筹资金额最多,达17.04亿元,环比下降4.54%,占总筹资额的93.37%;其次是非公开股权融资,环比下降44.39%,为1.04亿元;公益众筹总筹资金额最少,环比下降26.09%,达0.17亿元。

北京方面,2017年10月已筹资金额分别达到3.23亿元,排名全国第三。

人数:众筹行业投资人数下降

2017年10月,全国众筹行业投资人次达310.63万人,与2017年9月投资人次相比,环比下降7.33%。其中奖励众筹投资人次最多,为226.76万人次,环比下降6.46%,占总人次的73%;其次是公益众筹,与9月相比下降9.65%,达83.67万人次,占总人次的26.94%;非公开股权融资投资人次最少,为0.2万人次。

从近一年奖励众筹和非公开股权融资投资人次的变化趋势来看。奖励众筹方面,2016年9月-2017年2月奖励众筹投资人次从2016年9月的614.33万人次持续锐减至2017年2月的161.32万人次,2017年3月投资人次略有增加,达183.78万人次,但4月又有所下降,5-10月投资人次基本维持在200万人次左右。

非公开股权融资方面,从2016年至2017年初都处于下降趋势,2017年1月仅为0.21万人次,2017年2月环比增速达114.29%,投资人次增长至0.45万人次,此后连续4个月出现下降,直到2017年8月底投资人次才有所增长,但2017年9月投资人次又有所下降,跌至历史最低值0.18万人次,10月投资人次略有上升。

北商研究院解读

投资人对众筹行业处于观望状态

北京地区众筹平台数量持续下降,无背景平台逐步被淘汰。平台数量下降的同时,众筹行业项目出现下滑,行业整体筹资额也在下滑。

由于众筹行业投资高门槛、高风险以及部分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对于项目信息披露不足的问题持续得不到政策上的有效解决,加之部分互联网巨头旗下的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暂停业务,投资人可能更多是处于观望状态,众筹行业投资人次持续下滑。

众筹行业平台数量下降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政策不明晰,监管政策不明朗,行业无序发展,导致众筹行业风险事件频发。对于未来众筹行业的未来发展,首先,应该以新技术来丰富众筹的原有内涵。其次,需要通过将众筹与互联网之外的其他行业实现融合,让众筹找到更多的发展方向,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