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银行篇:净值化转型提速

出处:特刊 作者: 网编:尹文武 2017-11-29

T03(金融上新闻纸)s001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去杠杆在2017年持续积极稳妥推进,而担负着输血实体经济主要责任的北京地区商业银行,在今年也经历了一轮脱虚向实的“回归之旅”。房贷增量连续下降、同业理财余额大幅减少、商业银行“缩表”等现象表明,银行业去杠杆已初见成效。展望未来,在监管机构的持续发力下,商业银行资金将更多地支持实体经济,降低同业非理性扩张,理财也将回归本源,向净值化转型。

房贷

t03

六连降:组合拳生效个贷降温

继去年“9·30政策”提高了首套房、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后,今年北京地区又连续开出多剂楼市“退烧药”,包括进一步提高首付比例、折扣利率上调、二套房房贷不得超过25年、认房又认贷等。其中3月17日发布的认房又认贷政策被业内视为一个“大杀器”。

在此背景下,北京地区房地产信贷调控已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个人购房贷款月度新增额整体呈下降趋势。前10个月北京个人房贷新增额分别为207.6亿元、244.7亿元、144.7亿元、159亿元、154.2亿元、122亿元、118.3亿元、82.9亿元、53.4亿元和34.5亿元,不断刷新年内低值。

从“3·17新政”等调控政策实施后个人住房贷款投放结构看,大部分贷款用于支持“无房无贷款记录”群体购房需求。来自北京银监局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4-8月发放的、按照“3·17新政”执行的贷款中,74.77%的贷款用于支持“无房无贷款记录”群体购房需求。

去杠杆:首套利率一年涨25%

今年以来,监管层反复强调“房子不是用来炒的”,限购限售政策频出,银根收紧、利率上调情况更是频出。

在今年,北京地区的首套房贷利率已经历了6次调整。先是在元旦后,银行普遍将8.5折上调到9折;3月下旬,16家银行进一步将9折上调到9.5折;“五一”假期后,约10家银行将首套房贷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6月初,部分银行将首套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的1.1倍。在第四波调整时,虽有个别银行跟进上调了首套房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上浮5%-10%,但多数银行并没有动作。进入8月,北京地区已有银行将首套房贷利率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5倍。此后,又有个别银行将首套房贷利率上调20%。

从数据来看,北京地区首套房贷利率从去年10月的4.21%升至今年10月的5.28%,涨幅25.42%;同期二套房利率由5.43%升至5.77%,升幅6.26%。

北商研究院解读

审慎放贷仍是明年主基调

房地产调控成为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今年1-10月,各地发布各类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超过210次,在此前的限购、限贷、限价等基础上,又增加了限售和鼓励租赁两项。同时,金融机构不断压缩个人住房贷款规模,楼市调控效应正在显现。预计明年初,额度紧张会有所缓解,但从全年来看,仍然会保持审慎放贷的基调。

值得警惕的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住户短期消费贷款增幅明显加快,前三季度新增额度14926亿元,较去年同期多9428亿元,达到去年同期增加额度的将近3倍。不排除新增部分贷款并未完全进入消费领域而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可能。未来需要进一步观察并加以严格规范管理。

与此同时,随着住房租赁越来越火热,银行信贷也开始转向,甚至有银行推出租房贷款,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贷款额度。此类产品可以明显缓解刚需租房者的资金压力,减少其购房需求,从调控层面来看,也有助于引导房屋回归居住属性,避免购房需求过度集中在大型城市。

但这类产品也可能滋生新的风险,由于目前该产品利率已经低于房贷利率,若借款人以相对较低成本借出资金再用于他处,就会引发套利风险。监管部门及银行机构需完善业务流程,避免资金挪用套利的风险。

t4

理财产品

负增长:同业降温

2004年首只银行理财产品面世以来,我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就迈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居民理财热情被迅速激发,到了2016年底,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到29.05万亿元。然而在金融去杠杆的一系列政策调控下,理财产品存量规模出现负增长。来自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8.38万亿元,较去年底的29.05万亿元减少0.67万亿元。

2017年上半年,银行业理财市场累计发行理财产品11.92万只,累计募集资金83.44万亿元。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共有55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8.58万只;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8.38万亿元,较2017年初减少0.6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上半年发行产品数较2016年上半年提高了22.05%,而募集资金额较2016年上半年减少0.64%。

银行理财产品结构以一般个人类产品为主,截至2017年6月底,一般个人类产品存续余额为13.14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46.3%,占比近一半;高资产净值类产品存续余额为2.1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51%;私人银行类产品存续余额为2.0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08%;机构专属类产品存续余额为6.48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22.83%。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同业类产品的余额和占比均较年初“双降”。截至6月末,金融同业类产品存续余额为4.6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16.24%。

在脱虚向实的政策号召下,理财产品投向实体经济的比例也在上升。今年上半年,累计20.93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权益类投资等方式投向了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73.42%,首次超过了70%,增幅为6.51%。

26个月新高:挽留客户调高收益

虽然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出现负增长,但在强监管、去杠杆、资金紧平衡等压力下,银行纷纷调高理财产品收益率来吸引客户。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屡创新高。

来自融360的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0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3%,比上个月上升0.02个百分点,创下2015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平均期限为5.2个月。

今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涨幅最大,达到4.56%,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年中考核压力对于银行资金的考验程度可见一斑。

在理财产品收益率方面,纵观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等多类理财产品发行主体,城商行给出的收益率较为慷慨。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10月银行发行的3个月以下、3-6个月、一年期以上的非保本理财产品中,城商行产品的年化预期收益率均拔得头筹,分别为4.91%、5.03%和5.21%。负债端严监管和金融脱媒大趋势,使得城商行等中小银行面临着较大的存款压力和负债成本压力,因此需要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

T04(金融上新闻纸)s001

北商研究院解读

加速回归“受托理财”本源

严监管遏制了资金空转现象,使理财资金配置加速回流实体经济。2017年表外理财纳入MPA广义信贷增速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在打击理财空转的监管环境下,理财产品进行委外的情况有所放缓,理财配置债券规模下降。这一趋势在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恐将延续。

值得关注的是,11月17日,央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资产管理业务定义为“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 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明确了金融机构为委托人利益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委托人自担投资风险并获得收益;明确指出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来自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保本类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仍然超过5万亿元,该类产品的禁发必将成为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新规的指导意图将引导银行理财业务加速回归“受托理财”本源,保本保收益的“刚性兑付”思维将被打破,并且将会有更多的银行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目前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部分城商行已经发力这一领域,但绝大多数的城商行、农商行仍是空白,由于这类中小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能力较为落后且普通投资者对这类产品接受程度较低,因此净值型产品成为主流仍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合规

T05(金融上新闻纸)s001

t5

2500张:银监系统红牌频出

2017年银行业强监管大幕拉开,3月以来,“一行三会”的监管之剑纷纷出鞘,其中银监会连发7份文件,直指商业银行业务乱象。在监管政策密集出台的同时,各级银监部门对违规金融机构的处罚也毫不手软。

据北商研究院统计,截至11月23日,来自银监会和各地银监局网站公布的处罚信息显示,银监系统2017年共披露2467张罚单,包括银监会25张、银监局678张、银监分局1764张,覆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等各类银行机构。

按月来看,平均每月约240张,目前6月单月披露罚单数量最多,达350张。

由于罚单披露普遍存在滞后性,有的监管处罚目前还没有被公示。

按已经公布的罚单数额估算,截至11月末,银监会系统开出的罚单合计会突破2500张。

3.4亿元:双罚制明显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仅今年一季度,银监会系统就已开出1.9亿元的罚单,罚没的总金额达到去年全年的七成;上半年银监会系统处罚金额接近3.4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的2.7亿元。

在处罚形式中,银监会此前提出的纠罚并重、罚没并举、机构人员“双罚制”均有明显体现。

从违约业务类型来看,主要涉及领域包括信贷、票据、信披违规、违反审慎经营、挪用资金等几大类,这也是近年来商业银行频频见诸报端的几大问题。例如票据违规操作,去年先后被卷入票据风险事件的银行数量上升,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到城商行无一幸免。

银行自身的风控漏洞成为票据风险滋生的温床。曾曝出票据案的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透露,该行以前核查票据多是走形式、报报表,不会真正落实。

变相为楼市输血,是银行频吃罚单的另一个原因。去年四季度以来,楼市迎来新一轮调控政策,监管对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查处力度也同步升级,因此挨了板子的银行数量更远远超过在票据业务上“踩雷”的银行数量。

此外,银行因贷款审核不审慎、违规发放关系贷款、以贷转存虚增存贷规模等吃到罚单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北商研究院解读

加强审慎合规经营意识

银行应该是把控制风险放在第一位的,但有时在受到一些利益驱动的情况下,银行为了达到一定的业绩,可能会扩大放贷规模,以及对贷款审核放松等。

而近年来发展较快、创新较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兴业务领域也受到较多处罚,除银行自身风险管理不完善外,这类业务问题频发也与监管规则存滞后性导致的规则不明确有关。

不过,总体来看,本轮银行业风险排查还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银监系统给相关银行开出的罚单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

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业务违规,原因错综复杂,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只能通过加强监管协调、提高监管能力、严格监管要求等方面,引导金融机构有效提高自身业务风险治理能力、加强审慎合规经营意识,从而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t6

规模

两家负增长:“缩表”进行时

2016年底,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跃居全球第一,拥有庞大身形的各家银行密集出现在全球榜单前列。而今年,在监管的一系列重拳下,曾连续扩张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悄然发生变化,银行资产规模增速整体放缓,有的已出现了“缩表”。

银行三季报清晰地写出强监管带来的影响。与年初相比,25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两家银行总资产规模出现负增长,其他多数银行总资产额增速也有所下滑。两家银行分别是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报告期末,中信银行总资产5.54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64%;民生银行总资产5.71万亿元,较去年末减少了3.11%。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这两家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便出现“瘦身”。中信银行半年末总资产为5.65万亿元,比年初下降4.72%;民生银行总资产规模5.77万亿元,比年初下降2.18%。

而如果将三季度末的总资产规模与二季度末比较,还有更多的银行加入“缩表”行列。例如9月末张家港农商行总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6.08%至956.64亿元,不过,环比6月末减少了23.25亿元;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也较二季度分别减少了305亿元和35亿元。

未“缩表”的银行中,也不乏资产规模增速放缓者,例如上海银行三季度末总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虽然由半年末的-2.5%转正,但增速也仅有0.26%;另外6家城商行中,贵阳银行2016年总资产规模增速还高达56.28%,今年三季度末增速锐减至16.3%;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江苏银行总资产规模在前三季度增幅也都跌落至个位数,增速下降在7-25个百分点。

同业:告别大幅扩张时代

具体来看,同业业务分为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同业资产又包含存放同业款项、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三项,同业负债包含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拆入资金以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三项的同业负债。各家银行披露项目不一,北京商报记者粗略统计了目前A股上市的25家银行中报后发现,不少指标都有大幅下降。

有着“同业之王”名号的兴业银行,三季度末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规模分别较年初下降26.9%和10.8%。其他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三季度末存放同业款项比年初减少50.05%,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少了65.31%;光大银行三季度末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比年初缩水了67.49%;中信银行三季度末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比年初锐减98.93%,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等也比年初缩水了三成多。

曾一度依赖同业业务飞速扩张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今年相关指标下滑得也颇为明显。城商行中,例如北京银行三季度末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比年初减少43.92%,主要原因即优化资产结构,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减少;南京银行三季度末存放同业款项较上年度末减少33.52%,同时因拆放境内其他银行资金减少,拆出资金比年初缩水86.88%。

农商行中,在上半年同业业务降幅就较为突出的无锡农商行,截至9月末存放同业款项剩余25.13亿元,比年初缩水52.11%,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缩水89.65%至5244.6万元,拆入资金减少65%至3.5亿元;常熟农商行三季度末存放同业款项16.47亿元,比年初减少60.43%,拆出资金也比年初减少48.92%。

T06(金融上新闻纸)s001

北商研究院解读

防止金融行业自我膨胀

同业资产被压缩是银行资产规模增速放缓乃至“缩表”的主要原因。以同业业务一个重要的载体同业存单为例,在监管约束相对欠缺下,同业存单曾经历疯狂的扩张。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同业存单的月度发行量尚不到3000亿元,下半年就增加至每月5000亿-8000亿元;2016年单月突破1万亿元;2017年3月单月突破2万亿元。

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几年金融创新加快,同业存单等创新业务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业内人士同时指出,个别金融机构的趋利行为,也是利用在一些业务创新方面监管的不统一,进行产品和业务的监管套利。

近两年同业业务监管已经趋严,今年监管部门大力整治金融乱象,防止金融行业资金空转、自我膨胀,同业存单更是一个整治重点。

银监会“三套利”、“四不当”监管政策和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均要求收紧同业业务扩张速度,倒逼商业银行缩减同业负债规模,同时央行收紧了公开市场流动性供给量,商业银行获得的同业资金也相应收缩。

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同业业务规模“瘦身”明显。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银行业同业资产和负债双双收缩,比年初分别减少2.6万亿元和2万亿元,这是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这一情况。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对银行“缩表”尚不必过于担忧。监管层表态处置风险不应带来新风险,机构对于监管加强也在逐步消化和应对,商业银行“缩表”即便发生也预计在适度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