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基金子公司:ABS业务成转型热门

出处:特刊 作者: 网编:王巍 2017-11-29

T16(金融上新闻纸)s001

今年,在监管部门对大资管行业“去杠杆 控风险”的背景下,基金子公司行业也成为重点整治对象。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在新闻发布会上首度提出全面禁止通道业务,强调不得让渡管理责任。并且伴随着基金子公司风控管理新规的正式实施,基金子公司野蛮扩张的局面得以遏制,多张监管罚单的下发也震慑和警示着业界。

未标题-3 拷贝

规模暴跌:年内缩水2.67万亿

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底,基金子公司专户规模为7.83万亿元,较去年末的10.5万亿元缩水2.67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基金子公司整体呈现缩水态势,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及三季度末的规模分别为9.91万亿元、8.59万亿元和7.96万亿元。由此不难看出,基金子公司风控管理新规实施的近一年里,基金子公司依赖通道业务野蛮扩张的情况得到遏制,基金子公司行业发展驶入了慢车道。

除了规模缩水外,基金子公司生存环境的改变也体现在产品数量上,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基金子公司产品数量也在逐季减少,从一季度末的13010只锐减至三季度末的10624只。一季度、二季度及三季度末一对一产品数量分别为7573只、6770只和6246只,一对多产品数量三个季度末分别为5437只、4605只和4378只。

监管周年:增资潮涌

2016年底监管机构发布《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距今实施已有近一年的时间,曾经基金子公司赖以生存的通道业务由于需要计提较高的风险资本金,因此该业务也难以为继。另外,由于新规对基金子公司提出净资本的约束,因此今年也掀起了基金子公司的增资潮。

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26家基金子公司陆续实现增资,合计金额超66亿元,其中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旗下工银资本在今年4月获得股东增资,注资完成后,资本金由2亿元增至12亿元;同样获得股东大手笔注资的还有建信基金旗下的建信资本,今年5月建信资本增资10亿元,由5000万元资本金摇身一变跻身10亿级别体量;同属银行系的招商财富也获得3亿元资金支持。此外,天弘基金旗下天弘创新资产、中邮基金旗下首誉光控也成为增资大户,年内均获得5亿元资本金注入,子公司增资潮起,还有多家基金子公司正走在增资的路上。

业务转型:ABS成热门

在基金子公司行业整体“去杠杆”、“去通道”化之后,也在不断寻求更好的转型,其中ABS业务成为转型热门。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资产证券化管理人已备案产品规模排名前20的公司中,就有5家为基金子公司。以嘉实资本为例,随着证券化业务的深入开展,嘉实资本逐渐确立以绿色金融、存量金融债权、消费金融和房地产证券化为核心领域的企业资产证券化重点发展方向,其产品的发行设立也逐步呈系列化态势发展。

另外, 按照新规要求,基金母公司任职人员不得在子公司兼职,因此新规下发后,基金子公司也开启了一轮人事上的调整,新规正式实施当日,宝盈基金就发布了调整子公司兼职人员公告。截至目前,宝盈、国投瑞银、海富通、招商、浦银安盛、国寿安保、安信基金、鑫元、浙商、前海开源、金元顺安等基金公司已经对兼职情况进行了后期调整。

北商研究院解读

基金子公司驶入良性发展

近年来,由于基金子公司过分依赖通道业务,风险事件频出,因此监管也开启了对该行业“去杠杆”、“去通道”化的整顿。去年末,基金子公司风控管理的新规实施,对基金子公司提出净资本以及风险资本金计提的约束,倒逼行业转型。从今年基金子公司规模整体缩水、发展步伐减缓的现状不难看出,监管新规的作用已在发酵。北商研究院认为,在新规的影响下,未来基金子公司行业会维持规模增速缓慢的现状,但这也会让整个行业驶入良性发展态势,倒逼行业提升主动管理能力,风控保障更加完善。

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几年里,各大基金子公司也将遭遇转型的阵痛,如何从过去赖以生存的通道业务中脱离,找到适合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也是一大难题。目前,转型资本消耗更小的资产证券化(ABS)、PPP、FOF业务的呼声越来越高,不过从多家基金子公司反馈态度来看,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探索磨合,相关业务转型并不如预期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