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商业 > 商业

超市业态半年考卷出炉

出处:商业周刊 作者:记者 邵蓝洁 网编:尹文武 2017-08-23

C2017-08-23商业周刊3版01s001

在各种新零售层出不穷的时候,传统超市也交出了上半年的答卷。从各大超市陆续发布的中期业绩可以明显发现两个趋势,一个是已经摆脱了营收利润双下滑的局面,即使营收依然有小幅度下降,但通过各种管理成本降低等手段,盈利成为主流;另外一个是传统零售商对新零售的尝试更加积极,不再拘泥于传统业态的划分来规划门店拓展或者业务发展,同时大卖场这类舶来品业态在国内也出现了突破性发展,不再强调一站式购齐。

盈利成主流

现在的超市行业已经摆脱了“寒冬论”的影响,从近期陆续发布的中期业绩可以看出,恢复营收和利润的向上趋势已经成为主流。旗下拥有大润发和欧尚两大品牌的高鑫零售发布截至2017年6月30日6个月中期业绩公告显示,上半年,高鑫零售实现营业额540.8亿元,同比增长2.1%;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7.57亿元,同比增长22.7%。一直处于高增长势头的永辉超市依然延续了双位数的增速,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收入283.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1亿元,同比增长56.94%。

同时,之前亏损的企业也有好转,连续五年亏损的卜蜂莲花上半年扭亏,实现收入49.83亿元,同比下降6.3%;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净额1.05亿元,而2016年同期亏损6390万元。中百集团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00万-13980万元,同比增长305%-324%。去年同期亏损6245.56万元。

虽然总体来看,行业向上趋势明显,不过,亏损泥潭中依然还有少数超市企业在挣扎,刚刚申请“摘帽”后的人人乐将出现亏损。人人乐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00万元至-12000万元。联华超市发布盈利预警称,公司将在8月公布中期业绩结果,上半年预计亏损400万-500万元。去年同期,联华超市实现盈利294.4万元。

门店扩张不减速

虽然关闭低效门店已成为共识,但新开店依然谨慎进行。截至2017年6月30日,高鑫零售在全国共有446家综合性大卖场,上半年仅以大润发品牌新开两家综合性大卖场,一家位于华东,一家位于华中。但高鑫零售规划通过签租约或收购地块方式,取得了78个地点开设综合性大卖场,其中71家在建。

对于高速增长成为新常态的永辉超市来说,有三家门店关闭。据统计,永辉超市上半年已开业门店总数达549家,新开门店35家(不含会员店、超级物种、优选店业态),新签约门店54家。

关店调整是沃尔玛近年来的常规动作,统计显示,2012-2016年,沃尔玛中国分别关店5家、15家、17家、1家、13家,今年上半年则关闭16家左右,不过,沃尔玛同时也抛出了新店发展目标,2017年计划增设30-40家新店(包括3-5家山姆会员商店)。

新尝试涌现

近两年电商巨头加入,刺激了零售业的激烈程度,京东、阿里等抢滩线下资源,划定地盘,做好防护,京东+沃尔玛+永辉超市,阿里+联华超市+三江购物,这些显而易见的零售集团将国内零售业态的演变推向了一个高潮。

过去一年,新零售业态密集出现,有电商入水带来的新鲜,也有传统零售做出力所能及的变革。显而易见的是业态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超市+餐饮成为众多企业跃跃欲试的新零售模板,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在这一领域试水最早,物美在华东地区的新门店也尝试在店内加入餐饮元素,联华超市刚刚开业的鲸选未来店是另外一种新思路。

传统业态也在迭进,首当其冲的是舶来品业态大卖场日渐唱衰。继年初家乐福精致化卖场现身后,沃尔玛也开始做紧凑型卖场。相比通常1万平方米左右甚至更大,新型大卖场通常只有五六千平方米,但外租区和休闲区更大,业态配比更丰富,更注重顾客体验性和便捷性。

北京商报记者 邵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