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什刹海:历史和商业的再平衡

出处:特刊 作者:记者 蒋梦惟 张畅 网编:张兰 2017-08-02

T12(新闻纸)s002

T12(新闻纸)s001

什刹海,位于市中心城区西城区,毗邻北京城中轴线,是北京内城惟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也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在全市规划建设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但伴随着过度商业开发,这一老城区的面貌开始变得杂乱不堪,甚至一度落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大力推进的疏解整治促提升过程中,什刹海迎来了再次选择商业定位的契机。

T10(新闻纸)s001

现状:商业饱和

历史的积淀和优美的风景,使得什刹海成为酒吧等商户的不二选择。2003年前,什刹海地区只有几间酒吧,宁静是那时最大的特点,用当地老住户的话说,几间酒吧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但这儿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以前想去酒吧只能去三里屯,而什刹海有水,许多人喜欢在有水的地方漫步、唱歌”。于是,酒吧前卫的氛围,文艺范儿十足的驻唱歌手,伴着波光潋滟的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和游客。而噪音、垃圾和各式怪异味道也让什刹海的空气渐渐变了味。

其实,关于什刹海要不要建酒吧街在14年前就曾引起过一场论战,反对方代表、著名作家刘心武直言,如果京城惟一的一片野景区就这样从视线里消失,不知道老北京城下次失去的是什么,“什刹海原本就是什刹海,你把它弄成秦淮河的模样就失去了它的个性,不伦不类”。

然而,这番言论终究没能抵得过酒吧里的霓虹灯、海豚音和电贝司,过去的十几年间,什刹海的商户数实现了十数倍的增长。什刹海街道办事处主任毕军东介绍,目前什刹海景区共有商户249家,仅酒吧就有168家,酒吧街占地面积约为3.5公顷。

为招徕更多顾客,不少酒吧、餐厅还动起了“歪脑筋”,通过“开墙打洞”、搭设二层违建拓展店铺面积,历史街巷面目全非。随之而来的扰民问题也令周围居民苦不堪言,老年人频频抱怨,越到深更半夜汽车发动的声音越刺耳,都停到银锭桥那头儿了。正因如此,2015年什刹海因“过度商业化”落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更令人担忧的是,商业过度扩张也留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在2014年的一次消防检查中,什刹海商区的酒吧餐厅被查出百余处消防隐患。去年还有媒体报道称,位于鼓楼西大街的快捷酒店被居民举报为违建。酒店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显示该房屋均属1层,总面积215平方米,最高高度只有4.76米,但实际情况却是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高度最高达到了10米,还存在私挖地下室的情况,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北京市西城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该单位曾接到针对鼓楼西大街129号是违建的举报。后经过现场勘查,确实发现存在涉及规划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的问题。

措施:重拳拆违

要破除混乱的商业布局,拆除违建、还街巷原貌成为当务之急。据了解,今年以来,什刹海风景区共拆除违法建设4000余平方米;整治七小门店740余起、无证无照经营1300余起,压缩胡同游三轮车40辆,取缔旅游观光电瓶车20辆。而从什刹海街道整体看,截至目前已累计拆除违建10590.29平方米,治理“开墙打洞”888处,拆除广告牌匾800余块,整治违法违规出租群租房、直管公房转租转借及租用地下空间共计1657处(12470平方米),整治“七小”低端业态369处(2079平方米),疏解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什刹海景区治理开墙打洞办公室科长李明介绍,为恢复什刹海原始风貌,他们从今年3月开始对景区进行摸底调查工作,建立“一户一档”,景区商户共249家,经营房屋涉及公房、私房、单位房、自建房等不同形式的房屋产权,前期违建确认、中期约谈房主、后期拆除封堵都存在不小困难。

在下大力整治的同时,什刹海还致力于提升景区品质,完成大运河什刹海段景观提升方案设计,重新编写76处景点讲解词,实现了免费WiFi全覆盖。目前,当地街道正在与区园林局、规划局等部门共同推进荷花市场业态调整,制定景区环湖绿道改造提升方案。下一步将重点制定景区综合管控导则,对景区核心区(环前后海周边)建筑进行一户一政策设计,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背街小巷整治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找回什刹海景区独有的水城景观和文化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什刹海景区综合管理新模式也在加速制定中。据了解,今年3、4月,什刹海风景区管理处就《什刹海风景区综合管控导则》制定工作先后三次进行研讨,初步确定工作开展方向,并确定项目采购方式为竞争性蹉商方式。5月,什刹海风景区管理处正式委托北京科技园拍卖招标有限公司对“什刹海风景区综合管控导则编制服务项目”的采购代理事宜启动项目招投标程序。

目标:找回“慢和静”

经过改造后,目前什刹海酒吧街酒吧数量在160家左右。毕军东表示,考虑到什刹海周边有很多老年人居住,特别热闹的酒吧其实并不适合什刹海地区,“我们未来的计划是让什刹海酒吧街的节奏慢下来,整体静下来,新酒吧想再进什刹海很难”。

毕军东透露,尽管什刹海景区整体规划还需要经过进一步调研,但是肯定会在严控数量的同时逐步清退那些风格过于喧嚣的酒吧,争取在未来两三年内将酒吧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让什刹海拥挤的现状大变样。至于腾退的空间,他表示,将根据什刹海景区“静下来、慢下来”的主旨,整体设计规划,进而对地区业态整体提升,“要找到古都风韵和现代生活的结合点”。

目前什刹海酒吧街的经营状况规范了不少,但已成为西城区乃至北京市新地标之一的酒吧街未来如何规划、发展目前仍在探索当中。对此,什刹海商会会长段云松表示,什刹海要想慢下来、静下来,切入点必须是文化,“以前什刹海有漕运文化,现在漫步在酒吧街上,都是电瓶车和游船,这和什刹海气息很不符”。段云松透露,他们将和街道进行协商,计划将酒吧街打造成“博物馆一条街”,在酒吧街商户的墙面采用新媒体方式播放什刹海的历史宣传片,同时在各个酒吧引入诗词歌赋等中国特有的酒文化符号。

除了酒吧街,荷花市场也将在不久后面貌一新。据介绍,目前什刹海街道正在与区园林局、规划局等部门共同推进荷花市场业态调整,制定景区环湖绿道改造提升方案。

在北京市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看来,什刹海休闲消费体验需求旺盛,地区整体做得不错,但在整体规划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引入、人居环境和商业进行资源整合方面仍有改善空间。赖阳表示,什刹海地区有几条特色街,各有特点,相互呼应,地区应总体进行统筹开发和运营管理,包括统一规划停车位,胡同之间的打通和利用,能有效分流人群,增强游客体验。对人居环境和商业进行资源重组,把居民集中安置,让居民居住功能和商业功能有更好的规划和安排。

“同时,区域内产业开发应动静结合,引入文化投资、文化产品的交易、文化展演场所,对区域综合设计和开发,实现区域产业体系更有层级,形成以文创为主的完整产业生态”,赖阳表示,外在的街面商业和深度的文化创意产业植入,加入博物馆、四合院休闲体验,引入文创企业,让业态结构丰富化,动静结合,闹中取静,形成业态的立体化、丰富化,让特色街经济内涵深化,保护胡同原汁原味的底蕴。

创新:试行“登记式疏解”

理顺商业布局后,什刹海改善居住环境的下一步工作就落在了老旧房屋的疏解腾退上。据了解,什刹海地区现有户籍人口12万人,其中前海北沿、前海东沿、百米斜街、柳荫街、后海西、后海和西海7个社区风景区范围内有2.9万人,不过什刹海地区房屋多建于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基础设施不完善,房屋结构及功能老化。自2013年起,什刹海地区就试点启动胡同院落自愿腾退工作,适当外迁部分居民,以缓解人口压力。

去年9月,什刹海地区居民住房与环境改善启动试点。该项试点实施单位相关负责人说,一期试点片区总占地约15.56公顷,涉及约297个院落。其中住宅院落约127个,商业约170个,居民约1286户,总人口约3567人。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什刹海地区人口疏解的现行政策,居民院腾退是“整院腾退”——只要有一户居民不同意搬迁,院内其他住户也不能办理外迁手续。

截至今年6月,居民提出疏解腾退申请已有的4620户,涉及1523个院落,其中80%以上住户同意腾退疏解的院落有198个,涉及居民603户;整院100%住户同意的有189个,涉及居民548户。在人口疏解的同时,低端业态清退也在进行,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清退并停业商户15家,涉及从业人员约891人,其中包括著名的地百商场,不过地百商场并不会消失,目前只是停业,将来会做业态调整。

随着有外迁意愿的居民越来越多,也有部分市民对政策提出异议。今年5月,毕军东在接听区政府12341热线时,打进的9个电话有3个咨询“整院腾退”政策。居住在大石桥胡同的姜先生就说,院内共有10户人家,8户都想腾退,另2户因老人考虑看病方便,拒绝腾退,导致大家谁都走不了。姜先生表示,“整院腾退的政策不尊重居民个人意见,希望政府允许单独腾退”。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该政策有了新的进展。西城区常务副区长孙硕日前表示,在完成“公房出租”治理、“开墙打洞”封堵工作后,西城区拟对“整院腾退”政策进行研究,进一步创新举措,希望可以进行“登记式疏解”。孙硕介绍,所谓“登记式疏解”,是指以后居民院腾退不需要全部户主同意,只要有合适的安置资源,想走的居民随时可走,做个登记备案就可以。

111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张畅

·记者手记·

期待什刹海的“现代化”回归

在很多老北京的儿时回忆中,周末去趟什刹海划船,去后海遛弯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在湖中看见成群游荡的野鸭。此外,恭王府、庆王府、钟鼓楼、银锭桥……中心城区大量历史气息浓厚景点遍布这里,每每路过什刹海,老人们总爱给孩子们讲述有关什刹海的历史和故事,为什刹海景区营造出一股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近些年,随着什刹海酒吧街的兴起,夏天在什刹海与三五好友伴着绝美的风景小酌一杯谈天说地也成为了一件乐事,但伴随着酒吧泛滥,一些问题愈发凸显。服务和酒水品质良莠不齐,闹哄哄的酒吧飘出的杂乱歌声和大量五大三粗的工作人员上街拉客也让酒吧街质量严重下降。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零星酒吧甚至打出了“不拉客”的招牌作为吸引消费者的手段。

酒吧希望用驻唱歌手高亢的歌声吸引消费者,严重扰民的同时,达到的效果似乎不甚理想。虽然部分酒吧用“无最低消费”拉拢游客,但大多数游客依然选择站在酒吧外驻足听歌、拍照、录像,仅有少量游客选择小坐。

所幸随着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相关工作提速,被过饱和商业拖累的什刹海终于迎来了喘息的机会,通过拆除违建、整治“开墙打洞”,变形的街巷回归原貌,周边居民也不用再受噪音之苦。在疏解腾退老旧房屋方面,从“整院腾退”到“登记式疏解”的工作思路转变,也让老街坊转移搬迁有了更多的选择。相信随着各项工作继续推进,这片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将重觅“慢与静”,继续散发独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