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垃圾处理,从粗放产业走向循环经济

出处:特刊 作者:记者 蒋梦惟 林子 网编:王巍 2017-08-02

 T10(新闻纸)s001

  位于昌平区百善镇和小汤山镇交界处的阿苏卫循环经济园即将建设完成 

每一座大型城市都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循环系统保障它的可持续性,其中垃圾处理就是这个循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日前,北京商报记者走进位于昌平区百善镇和小汤山镇交界处的阿苏卫循环经济园,揭开这个年底前即将建成的亚洲最大规模垃圾焚烧厂的神秘面纱,并以此为支点,纵观北京整座城市的垃圾处理行业已形成一幅怎样的风貌。

落地:阿苏卫全片区年底建成

1994年北京就建成了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并投入运营,这是北京市首座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大型垃圾填埋场,设计处理能力2000吨/日。而阿苏卫循环经济园正是在此基础上扩容的北京市市属大型垃圾综合处理园区项目,即将落成的焚烧发电厂就坐落其中,承担着东城、西城以及昌平的生活垃圾处理任务。根据已经建成的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运营方、桑德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焚烧厂建成后,运送至阿苏卫的垃圾未来将有三个去处:填埋场、综合处理厂和位于循环经济园内的焚烧发电厂。

据了解,阿苏卫综合处理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之一,每天能处理2000吨垃圾,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重点配套项目。处理厂采用世界领先的高效分拣技术、动态滚筒发酵、二次条堆动态好氧发酵工艺,引进了前处理、发酵、翻拌、后处理密度分选等大型设备,将垃圾中80%以上的塑料、金属、橡胶等资源予以回收和利用,并将垃圾处理制成有机复混肥或生物质燃料,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而具体到焚烧发电厂,阿苏卫循环经济园项目总工程师崔文光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该焚烧厂位于阿苏卫循环经济园西北侧,占地8.45公顷,日焚烧垃圾约3000吨,配置4台750吨/日机械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炉。焚烧厂于2015年9月开始施工,目前焚烧厂建设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70%以上,预计今年底建设完成。

针对人们曾经担心的焚烧垃圾产生有害气体的问题,崔文光表示,该焚烧厂的烟气净化采用一套综合处理系统,烟气排放能够达到“欧盟2000”、国标、北京市地标中的最严格限值,一些主要污染物的设计排放浓度,如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24小时均值全部严格于国家标准。

定位:城市发展倒逼产业升级

“未来,阿苏卫有望形成一个垃圾处理的全产业链”,崔文光介绍,在这里将来生活垃圾不仅能够通过焚烧发电上网提供绿色能源,为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做出贡献;还可以将现况填埋堆体的陈腐垃圾进行筛分处理,恢复土地,节约土地资源;配套建设的其他设施,还可以对垃圾产生的渗沥液进行处理回用,节约水资源;对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和残渣进行资源化处置,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据了解,目前亚洲运营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厂是位于门头沟的鲁家山垃圾焚烧厂,日处理能力为3000吨,而阿苏卫建成后的处理能力将达到同等规模,“这意味着焚烧发电厂建成后可以完全消纳现有的垃圾运送量,未来阿苏卫垃圾焚烧处理量能够占到全市处理总量的15%左右。”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新军介绍。

阿苏卫只是近年来北京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孙新军介绍,五年来,北京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速度达到了历史最快水平,“十二五”以来,北京共建设完成和改造了42座垃圾处理设施。焚烧处理能力提高了4倍,生化处理能力提高了50%,全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超60%,原生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鲁家山生活垃圾焚烧厂,朝阳区循环经济园焚烧二期,海淀区大工村生物质能源发电厂,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南宫堆肥厂二期,大兴区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等一大批焚烧、生化、渗沥液处理项目相继投产。据测算,“十二五”期间北京新建成的4座生活垃圾焚烧厂,新增处理能力7600吨/日,焚烧能力比过去增加了近4倍(即从2200吨/日增加到9800吨/日),采用焚烧生化等资源化方式处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比2013年翻一番(从30%提高到60%)。

在不断新建垃圾焚烧厂的同时,过去五年,北京还完成了16座垃圾卫生填埋场全密闭改造工程,以及高安屯填埋场、六里屯填埋场等6座垃圾处理设施渗沥液处理系统升级改造。“这些设施的建成投产和升级改造,极大地增加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并且优化了生活垃圾处理结构,提高了生活垃圾资源化水平,提升了环境污染控制力度。”崔文光表示,预计到2018年底,北京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将达到2.4万吨/日,基本满足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需要。

挑战:行业格局悄然生变

业内曾有多位专家表示过担忧:在北京这样一个人口、产业体量巨大,环境污染治理压力与日俱增的世界级超大城市,目前的垃圾处理速度能否跟上垃圾产生量增长的速度呢?

环保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5年,全国246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6亿吨,处置率达97.3%。其中,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为790.3万吨。以此计算,北京当年的日均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就达到约2.16万吨/日,与2020年2.4万吨/日的处理能力相比仅有一成多的增长空间。

有分析指出,2020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2.8万吨/日;餐厨垃圾产生量为2900吨/日。仅以餐厨垃圾来看,目前,北京市的日产生量约2600余吨,现阶段处理能力的缺口已经很大。

垃圾处理供给缺口意味着需求潜力规模可观。潜力即资本,不善加利用就是一种浪费。有业内专家披露,目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PPP模式在垃圾处理领域的应用,其应用约占所有PPP项目的3.67%。例如,北京市城管委近期就公开表态,将在垃圾处理、环卫等多个领域引入市场化管理与运营。

但是,早在几年前,就曾有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即使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相对较高的北京,该行业对民资的开放也并不完善,民资企业只能部分进入焚烧、填埋等利润并不高的环节,真正核心的回收领域几乎很难涉足。不过近期,这一市场格局已经开始改变。

去年10月,财政部印发《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垃圾处理等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公共服务领域,可根据行业特点和成熟度,探索开展“强制”PPP试点。有专家当时指出,财政部“强制”试点的表态,意味着垃圾处理整合产业链迎来了真正的市场化。

今年初,市城管委召开“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解读发布会,市城管委固废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相关部门可能会聘请专业公司来参与垃圾处理和收运,并根据国家政策合理激发民间资本的积极性。

北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个城市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因此这个领域的市场和收益都是相对稳定的,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在稳定的收益上,再产生更大的利润和“钱景”,吸引民营企业进入垃圾处理领域。他表示,在政策方面,可以给予企业减税、免税、补贴等方面的优惠,而企业本身也可以发挥自主能动性来创收。

未来:循环产业链蓄势待发

多位业内人士表达了共同的观点,垃圾处理很可能成为新蓝海。今年7月,环保部召开例行发布会,环保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郭敬确认,我国已于近日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文件,调整垃圾进口政策,拒收高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将废塑料、未经分解的废纸等24类固体废物列入禁止进口范畴。

北京再生资源和旧货协会副会长、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权对此分析,由于洋垃圾处理成本远低于国内垃圾,此前我国有不少企业会优先采购洋垃圾,而本次新政出台后,很可能倒逼垃圾回收、处理厂商搭建好国内垃圾分类、处理的产业链,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一片新蓝海正在形成。

而在这片蓝海形成之时,阿苏卫垃圾焚烧厂的出现也为业界提供了借鉴意义。刘权表示,现在垃圾焚烧处理已经成为全球化趋势,国外将近九成垃圾最终都会进行焚烧,由于这种方式更加环保,目前国内也在不断推广垃圾焚烧。以阿苏卫焚烧厂为例,当垃圾送去焚烧时,就会产生热量,阿苏卫把这种热量用来发电供热,在为工厂提供电力和热水的同时,还能够并网,向外输送电力。专家表示,未来我国垃圾焚烧厂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搭建更加节能环保的可循环生态系统。

而放眼到行业来看,刘权表示,目前我国垃圾处理主要分为回收、堆肥和焚烧三种方式,其中,填埋与焚烧垃圾占地面积较大,处置费用较高,且回收利用的价值低,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不断推进垃圾分类,从而为垃圾回收利用与厨余垃圾堆肥创造条件,减少垃圾无价值的填满与焚烧。“在垃圾处理的产业链上,垃圾分类未来有可能成为北京企业投资的掘金地。”刘权表示,目前,已有企业开发了App,让居民使用手机就能一键呼叫工作人员上门接收厨余垃圾,而工作人员也能借此机会宣传垃圾分类,从前端让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林子

·记者手记·

社会资本投资环保求解盈利难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长,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污染环境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一些城市已经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对城市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提出新的要求。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法规驱动型产业,政府加强引导,能够驱动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市场。

从北京市2009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算起,在将近十年的政策频出以及市场摸索后,北京垃圾处理产业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一位从事垃圾处理工作的业内人士给北京商报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垃圾燃烧发电的收购价为280度以内,每度电0.65元,而280度以外的价格为每度电0.45元,同时,政府对于垃圾处理厂的运营还给予一部分补贴,实现微利应不成问题”。

不过,随着采访愈发深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虽然在北京的垃圾处理厂中,已经在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虽然垃圾处理属于微利行业,但相比其他投资来说,回报更为稳定,所以不少社会资本对此摩拳擦掌。

目前,财政部已经发文明确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公共服务领域,可根据行业特点和成熟度,探索开展“强制”试点。实际上,越是强硬、不留余地的表态,才越能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目前地方政府承担了绝大部分垃圾、污水处理项目,还依赖于政府大量资金支持,相较之下,社会资本的处理效率更高,且具有在处理垃圾过程中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创造更多收益点的技术,只需政府提供资源准入条件,最大程度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打破社会资本面临的“玻璃门”,这一行业就能焕发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