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服务经济正当风口

出处:特刊 作者:记者 吴文治 郭白玉 网编:张兰 2017-08-01

T03(新闻纸)s001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十三五’规划的深入实施,北京服务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得到进一步拓展与提升。”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任闫立刚6月在2017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举办的“北京主题日”上这样提及北京服务业。在服务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下,北京作为先行者紧紧抓住了发展脉搏,服务性消费高速发展,相关政策频出,北京消费结构转变明显,服务消费比例提升,生存型消费正转向发展型消费。在北京进入消费品质提升的全新阶段下,“总消费”的概念应运而生,北京率先以总消费作为消费水平的统计指标,它既包括商品消费(社零额),还涵盖了服务消费。闫立刚表示,在消费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北京消费市场的品质消费特色正在凸显。

引领:服务消费比重提升

服务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服务业产值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攀升,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为54 .1%,比第二产业高出1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 .1%,比第二产业高出21.3个百分点。

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宏观背景下,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对首都北京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完整的消费既包括商品性消费,也包括服务性消费。2017年2月,北京市商务委表示,北京市将今年定为总消费元年,率先以总消费替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作为衡量实际消费水平的指标。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给出的解读,作为反映总消费规模的核心指标,市场总消费额是指各类经济主体通过交易直接提供给个人、社会集团用于最终消费的总价值。其中,商品性和服务性消费分别用商品性消费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服务性消费额反映。

2017年7月25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北京经济数据显示,市场总消费额为11183.2亿元,同比增长9.3%,服务性消费5926.2亿元,增长12.7%。其中医疗保健类服务消费的增长幅度更是达到16.5%。2016年北京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也增长迅速,占市场消费总额45%左右,增幅高于商品消费3.6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占全市市场消费总额的比重达到44.8%,对总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55%。2016年消费结构中增长比较快的一个是服务消费,如文化、旅游、休闲;另一个是商品消费中的餐饮消费,增长较稳定,电子类产品增长也比较快。消费结构的转变明显。对比来看,2015年全市服务消费增长10.5%,高于商品消费3.2个百分点。

具体到北京市场的建设而言,来自北京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新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106个,累计达1342个,完善便民商业网点体系;新建或规范提升便利店(超市)、蔬菜零售、末端配送等各类便民商业网点1700个,累计建成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28家。全市网点连锁化率提高5.2个百分点,城六区基本实现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等8项基本便民服务社区全覆盖。根据北京市召开的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工作交流推进电视电话会上提供的信息,《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实施两年来,全市基本便民商业网点的规范化、连锁化水平以及社区覆盖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新建和规范提升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等基本便民商业网点3140个;基本便民商业网点在城市社区覆盖率提升了7.1个百分点,达到86.8%,城六区城市社区覆盖率达到100%;网点连锁化率提升了10.7个百分点,达到32.5%,城六区提升了12.7个百分点,达到39.4%。对比今年计划建设提升1000个便民商业网点的目标,上半年,全市已建设提升蔬菜零售等基本便民商业网点665个,完成全年任务量的66.5%,较时间进度快16.5个百分点。

闫立刚表示,近年来,北京加快运用“大消费”概念统筹服务消费升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去年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5.8%,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其中电信、保险、法律、金融等新兴领域服务进出口分别占全国同类服务进出口总额的70.4%、62.4%、45.8%和40.3%。  

开路:政策保障先行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标志着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进入打造升级版的全新阶段。

北京市商务委表示,深化试点将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通过实施一批开放改革试点措施,进行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探索。

根据《深化改革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深化改革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包括,进一步扩大服务业重点领域对外开放,持续放宽服务业重点领域市场准入限制,不断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深入推进金融管理制度创新,健全外籍高层次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推进市场准入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监管体系和监管模式,完善法治保障体系,构建具有产业特色的服务业开放空间布局,推动京津冀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协同开放等十个方面。

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要追溯到2015年。2015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北京是目前全国惟一的试点城市。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市服务业利用外资达123.2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95%。其中,科技、金融等六大领域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7%。

《批复》要求,北京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要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北京市服务业现代化和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首都特点、时代特征的体制机制,构建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扩大开放基本框架,使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成为国家全方位主动开放的重要实践,为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做出贡献。

在政策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发展环境的前提下,北京近年来在服务经济方面的成就也相当可观。2017年1月,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已获批复的141项任务完成率已经超过80%。根据北京市商务委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2016年,科学技术服务、互联网和信息服务、文化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商务和旅游服务、健康医疗服务六大重点领域实现税收7639.6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59.5%,增长6%,对全市税收增长贡献率达到57.3%。

在2017年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共有世贸组织等7个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参会,63家境外机构、近30家驻华使馆受邀参会,42个国家和地区办展办会,与会组织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升。

转型:产业结构带动

北京的消费方向逐渐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2016年,吃穿类商品占社零额的比重为28%,较“十二五”初期降低近5个百分点。满足更高发展需求的使用类商品,占比由“十二五”初期的59.1%提高到目前的67.5%。信息消费、文体娱乐消费、绿色消费快速增长,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8%,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1%,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7倍。满足更高品质需求的发展型消费快速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理念和消费倾向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北京形成了多渠道消费的格局。北京一方面鼓励传统商业服务企业“触网”,借力电商平台探索发展线上业务,“互联网+商业”供给新模式不断涌现;另一方面,鼓励电商企业开拓线下发展渠道,增强消费体验和服务能力,实现“电商”与“店商”的互补发展。

根据服务业涵盖领域广、行业差异大的特点,北京还积极探索建立“产业定制”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一批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相适应、具有可复制推广价值的体制机制创新案例,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积累了可复制的推广经验。比如,建立了全国首个“一站式”特殊物品及生物材料进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医用特殊物品审批时间从两三个月缩短到3-5天等。

此外,对于完善生活性服务业行业规范方面,2016年北京首发生活性服务业行业规范。其中包括,制修订蔬菜零售、连锁便利店和家政等11个行业(业态)的24个规范;建立首批含173家企业的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品牌连锁企业资源库,确定奥林匹克中心区等8个第一批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

消费升级带来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消费行为和行业发展上,经济数据统计口径的变化也是体现维度之一。2013年,北京市统计局在全国统计系统率先开展了服务性消费统计研究,建立了以“服务性消费额”为核心的统计标准和指标体系。在研究基础上,2015年出台了《北京市总消费统计办法(试行)》。2017年进一步对总消费统计办法进行了完善和修订。针对服务性消费概念和市场总消费概念,北京是第一个提出概念、第一个进行研究且第一个由研究进入应用阶段的省市。

凸显:品质消费升温

近年来北京服务业也表现出许多新特点。服务消费结构优化,旅游、信息、健康、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占市场总消费的50%以上,在统筹内外需、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实现稳增长。与此同时,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巨大,近五年产业平均增速达10%以上,发展水平始终居于全国前列,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更是为北京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北京市商务委2016年还先后出台发布了《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促进消费增长措施》、《关于进一步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传统商业连锁企业开展促消费工作的通知》等,以刺激消费,形成消费市场内生动力。

大部分消费者已从“基础消费”上升到“品质消费”阶段。在日常消费当中,新奇特逐渐成为消费热点,消费者更愿意花时间和金钱追求一些新奇的体验。如在家电与消费电子领域,追求“品质消费”的趋势十分明显,直接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愿意为高端产品买单。根据苏宁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增速最快的产品是智能化产品、大健康品类和中高端商品,如智能电视、对开门冰箱、空气净化器、海外商品等,这些都说明,消费升级已经全面来临,品质体验、品牌消费正逐渐成为主流。

此外,品质服务也备受关注,消费者对于商品服务的重视已经从对产品的购买上升到对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体验要求。首先,有丰富的产品选择、能提供品质服务的流通渠道受到消费者欢迎,信誉和服务好的平台增长更快。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通过更加可信、便捷的渠道购买品质商品,具有良好信誉、正品率高、货物来源可靠、售后服务有保障的B2C平台销售迅猛增长。同时,电商平台送货上门、半日达、限时达、就近退货、上门退货等提升消费体验的服务也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另外,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文化、住宿、餐饮、休闲、体育、家政、养老等生活服务的企业,以及通过提升增加服务便利,提供上门送餐、上门洗车、上门回收、上门洗衣、上门美甲等便捷服务的企业,也都在显著提升服务体验,带动这方面的服务消费继续快速增长。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郭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