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燕京书画

徐平:处处留心皆学问

出处:燕京书画周刊 作者:记者 隋永刚 网编:尹文武 2017-07-20

  《花蝶图》  《硕果图》  《秋上枝头》

2

《荷塘月色》■徐平

字岚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人民日报《新闻战线》艺术顾问,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会员。 

徐平热情豪放,处事谦和,在他朴实的性情中领略到一种做人的热诚本分。他的作品同他的为人一样,画风朴实、气势豪放,在典雅细腻的作品中渗透着写意情趣,婉约笔调中掺和了阳刚气息,流露出诗意一般的意境。他既能以幽婉之境刻画典雅沉凝的荷塘月色,又能以坚实之笔墨挥写充满阳刚之气的书法,总之,他总能在各种风格的变换中,寻找到他所要表现的情感。

以书入画  一艺双修

受父亲的熏陶,徐平自幼研习书画艺术。随后的部队生活,让他对于南北文化有着长期的浸润和生活体验,培养了他阳刚、细腻、敏锐的艺术感觉。与此同时,他拜师访友,遍览名胜佳迹,视野大开,这为他的艺术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作为一位书画双修的艺术家,徐平将书法的理解逐步融入到绘画创作中。中国绘画讲究笔墨神韵,笔法要求平、圆、留、重、变。墨法要求墨分五色,浓、淡、破、泼、渍、焦、宿。所以在绘画作品中用书法的表现手法去描绘事物景象,即“以书入画”,成为了艺术家的一种毕生追求。

近代画家无不沿袭了“以书入画”的传统。吴昌硕是将石鼓文的金石气灌入花卉;齐白石将书法中的纵横大气引入到大写意花鸟;徐悲鸿以碑隶笔法写骏马,笔墨奔放而灵动;张大千以魏碑行书的铁线银钩作人物的白描勾勒;陆俨少独创的“勾云法”则得益于他的书法。黄宾虹曾说:“精通书法者,常以书法用于画法上,昌硕先生深悟于此理,我画树枝,常以小篆之法为之。”

研习书画多年,徐平对此深为认同。他说,中国画最难得的是书卷气息和文人风采。书卷气息看不见,也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它确实能够让人感受到。这种书卷气,来自于文化修养的积累和书法的不断锤炼。不学书法,不能以书入画,艺术自然会缺少内涵,缺乏深度,故书法是中国画人必修的一门课程。

幸运的是,徐平一直在书画追求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互相融合,相互借鉴,使得他的作品有根、有源,从而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

清音世界  信手涂画

在众多绘画题材中,徐平偏爱荷花,他通过与荷花朝夕相处,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长期捕捉荷花的特征和瞬间的动态,然后用他自己的审美感觉和艺术情趣进行提炼、夸张,使之寓意深刻。

徐平的荷花,笔墨淋漓、大气磅礴,既有传统中国画的高贵典雅,又不乏现代艺术创新思想的写意清新画风,表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和谐,为世人所关注。徐平画荷,擅于意向性色彩的大块果断运用,完全是“大块吁气”、信手涂画。荷叶卷曲舒张、平坦竖立、千般形态就融在一层层浓墨淡墨之间,杂以横斜粗插的浓墨水草,一朵朵清荷或绽放或挺立,蜻蜓闻香驻足、金鱼莲下嬉戏。如此图景,虚实结合、动静有致,加之使用反差强烈的大红、大蓝、重墨、橘黄等色彩,还有大块留白,在数尺宣纸上,勾勒了一个热闹、立体、阳光的局部水上世界;张扬出一种喜悦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不由得让人感到震撼。

画荷并不是简单地描摹刻画,而是在表达周围所生存的世界。多年来,徐平一直在试图用一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类生存的感知世界。相比那些注重画面构成的艺术家来说,徐平更为注重由内而外的艺术感觉。在他看来,好的作品要有个性、有思想、有感情、不矫揉造作,是画家有感而发的创作。不要人云亦云,要画出自己的感觉。注重对传统绘画的研习,更注重当代画家情感的抒发。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是徐平坚守的信条。他常年笔耕不辍,在写生中挖掘创作灵感,表现荷花在不同季节、不同空间中的细微变化,在一幅幅鲜活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严谨的艺术情怀。

工写结合  意境高雅

在作画意境和情趣追求上,徐平结合了工笔和写意的技法,有时还会把工笔画与写意背景融合在同一个画面中,凸显独特的审美情趣;在用笔、用墨、用色上均体现独特的特点。在画面的布置上,他坚持在传统线条勾勒的基础上,以色彩和墨块为主,注重画面对象情态的刻画,在同一幅作品中,不同的景物交错出现。不同的物象在画面上错落有致地平铺开来,刻画得生动、细腻,从而形成层次分明的“分镜头”,令人耳目一新。同时,大块布白的运用让人感到画外有画,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

与此同时,徐平的绘画注重将传统绘画的特点与个人的艺术感悟相结合,无论是作品的题材、构想、章法意境等诸多方面,均能多方接纳,为己所用。他在掌握传统绘画笔墨功夫的基础上,大胆发挥笔墨抒情的功能,其笔墨劲健泼辣,画面往往以大笔侧锋写出,看似随意,实则一笔笔出自由心,粗犷处必伴以精细,纷乱中见条理,一画之中必认真推敲,反复润饰而后止,而且他能根据不同的题材,用不同的笔墨手法加以表现,大作凝重开张,小品轻灵透气。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含蓄,习惯以动植物为载体,通过谐音、比喻来表达情意。这些吉祥寓意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愿望、追求、寄托和向往。徐平将荷花为代表的美好事物和追求反映到自己的画面中,他运用当代绘画光影、色彩、笔墨等形式加以表现,无论从笔墨构图还是整体意境,作品都生动自然,皆有感而发。

创作之余,徐平还好学深思,潜心苦读了大量的专业美术创作理论和历史典籍,整理出了读书笔记和创作体会,对花鸟画艺术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研究,这使他在创作实践中注意依托传统,依托生活,作品具有了一种卓然的意境。

如今,年届六旬的徐平正处于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相信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他将继续以对生活的认知和丰厚的艺术学养勾勒出精彩的艺术人生。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