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中医人才培养需院校结合师承教育

出处: 作者: 网编:王巍 2017-06-01

  

人才缺乏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景源看来,只有将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解决中医人才缺乏的问题。

刘景源认为,将中医药教学纳入高等教育系列是中国中医药发展的一大创举。中医药院校教育还未开始前,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均为“师带徒”方式实现,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弊端。师父的水平决定了徒弟的能力,即便是青出于蓝,徒弟在知识技术层面也缺少一定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中医药高等院校成立,全国各地名医集聚一堂编辑中医药全国统一教材,提供系统化教育。

2016年是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60周年。多年来中医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较大发展。刘景源表示,与师承教育中学生跟师父背处方不同,院校教育是不同老师进行多学科穿插教学,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系统学习。不过,院校教育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高等院校毕业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刘景源认为,目前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是发展中医药人才的有效措施。院校教育适合于初级教育,学生考入中医药大学后先学习五年中医、西医基础理论,再临床。“院校毕业的学生应该将三年临床规培改为师承教育,让老师带三年。”

为进一步发展师承教育,2017年全国人大提议,在中医药师承教育方面加大投入,为开展中医药师承教育人才培养专项经费支持,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将师承教育全面融入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鼓励名老中医药专家和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