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艺术银行 打通大众消费新渠道

出处: 作者:记者 卢扬 邓杏子 网编:王巍 2017-05-30

     

随着近两年来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加速扩容,国内的艺术品交易途径也在日趋多元化的发展。5月29日,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携艺术银行、文投汇、文投环球、北文信用四大新业务板块集中亮相2017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发布的艺术银行业务,致力于打造艺术品全产业链,使传统行业成为产业,从“小众”变为“大众”。通过搭建起直接对接企业或机构的公共空间,艺术银行这一服务将艺术品、艺术家资源精准对接到消费市场。

借势O2O整合资源

2016年,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北文中心”)首次尝试以租赁的方式为北京企业、机构提供艺术品交易服务。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如今北文中心已经形成包含艺术品租赁、艺术品交易、艺术品投资在内的三大艺术银行业务模块,通过把艺术品租赁到企业或机构的公共空间,同时进行线上线下艺术品销售的产业模式将激活艺术品市场。

胡敏强调:“搭好平台只是一个开始,关键是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资源有效整合。”截至目前,北文中心艺术银行已与中国人保集团等企业达成合作,华夏银行也与北文中心就艺术银行、文投汇等相关业务达成100亿元授信的银企合作协议。与此同时,凭借北文中心文创板、文投汇、文金所、全国文投联盟、艺术银行、文化产业信用管理公司等业务板块的联动,北文中心艺术银行足以形成一个集租展、评估、销售、金融信贷为一体的艺术品市场流通机制。

而全品类艺术品库,则是北文中心与国内外各领域艺术家建立广泛合作的一次尝试,胡敏表示,“通过艺术品租赁、艺术宣传、策展等方式培育国内具有良好艺术造诣的中青年艺术家,建立全品类艺术品库,形成国内艺术品租赁、交易、投资权威平台”。

面临双重挑战

早在2006年,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就和徐汇区一起筹建“公共艺术银行”,同年民生银行开发出第一款与艺术收藏品挂钩的资产管理产品,墙美术馆去年7月也以“艺术银行”的模式在京城亮相。

艺术银行起源于加拿大,在欧美国家陆续取得了成功,但是目前在亚洲市场上还处于萌芽阶段。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艺术银行市场销售总监马云飞强调:“近十年来,国内成立以艺术品租赁为核心的艺术银行业务,吸引了各大商业银行、私人机构涉足这一领域,截止到目前,尚未有一家机构在该领域做出规模和影响力。随着共享经济的到来,艺术银行的租赁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艺术品在观赏和使用方面的价值,打破传统回归本原,在合理定价的前提下,有助于帮助艺术品市场消除泡沫,完成大众市场的转型,彻底改变以艺术产品为核心的画廊模式,改变为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链,从而迎来艺术品交易市场和租赁市场的黄金十年。”

在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艺术银行总经理胡敏看来,要想做好艺术银行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由于市场泡沫严重,国内艺术品通过拍卖市场进行估值,导致艺术品价格泡沫约为100倍;另一方面,则是艺术品租金偏高,年租金是艺术品总价的10%,很难吸引更多的企业。“北文中心要做的艺术银行就是挤压泡沫,让艺术品实现价值回归”。

让小众走向大众

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艺术与金融的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促进艺术品市场与金融行业的共同发展。让艺术品更好地走入大众消费,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在从业者看来,艺术银行就像一个杠杆,一方面连接的是小众的艺术品市场,而另一方面对接的则是大众消费市场,如何利用好这根杠杆,可以说是让小众艺术走向大众的关键。

艺术银行的建立,离不开北文中心金融类业务的支撑,在全品类艺术品库的基础上,凭借政府公信力的强有力推动,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艺术品租赁、交易、投资等业务,实现艺术品全产业链的构建及艺术资源的整合,提升文化软实力,践行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双舟认为,艺术银行必须围绕支持鼓励大众艺术消费这个方向来做,所以艺术银行应该是一个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文化机构。艺术银行将来要实现的目标就是,让买得起艺术品的人有平台可以去投资,让买不起艺术品的人能够通过艺术银行的平台租得起、用得起。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邓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