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打开服务业的想象空间

出处: 作者:韩哲 网编:王志远 2017-05-27

  2017年,一度逼仄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自爆”,对中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而言,短期压力消弭,但长期压力仍在。在这个难得的转圜时间中,如何在自贸区和“一带一路”两个战略里完成对内服务的升级、对外服贸的扩大,这绝不是一个“小目标”。

  制造业和服务业、货物贸易和服务业贸易,是一国经济内需和外贸的两个抓手。一般的路径,都是先“制造立国”,然后走向“服务立国”,盖因先易后难,各国皆然。发达市场国家,多为“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组合,而后者比重占优。在从低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的质变中,能不能发展出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也成为是否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参照。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成为“显学”,既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首先,发足狂奔近40年的制造业逐步放缓,工业产能过剩,而服务业的供给不足,使得大量资金和劳动力外溢至此。其次,随着中产阶层壮大,消费升级成为“刚需”,倒逼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必须跟上,否则“用脚投票”不可避免。

  不同层次的服务业,既可以吸纳就业,又可以孵化创新,但它对营商环境要求甚高,因为它不是资本的一锤子买卖,更多是法治、产权、知识、信用、确定性这些形而上的东西。相应地,服务贸易对制度供给的需求也是“奢侈”的,低关税甚至零关税不再是第一位的诉求,而是在“关内”如何实现市场公平竞争,实现国民待遇,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

  服务型经济,不是简单的投资堆砌,而是制度供给上发生化学反应。这并不容易。它的前提,是政府从投资角色转化为服务角色,侧重于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厘清权力与市场的边界,把握好“有为政府”和“有限政府”之间的微妙平衡,在规则的稳定性预期和干预的非常规动作之间有所取舍,对一贯强势的中国政府而言,做减法也是一个较为漫长的适应调整过程。

  中国的服务业,植根于如此规模的经济和人口,依托于40年改革开放的建设成果,理应是广阔市场,大有可为。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改革与泡沫的这场赛跑中,新经济的最大可能性,还是来自于服务业。过去十多年,电商的崛起证明了中国服务业存在着丰富的想象空间,并能够成为撬动产业升级的杠杆。因此,我们也期待服务业再次涌现出新的蓝海,这将有助于我们最终化解资产泡沫。

 韩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