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们最为重要的日常需求,城市进一步发展,地铁、公交与步行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人们外出的需求,有车一族的数量逐渐增加,共享单车也凭借便利性获得了巨大市场,然而,虚假二维码、假冒收费人员、私圈停车场这些“病毒”也逐渐在交通领域蔓延开来,成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又一问题。
付款扫码遇“三胞胎”
“这几辆摩拜单车上怎么同时贴了3个二维码”,去年底,摩拜单车用户纪先生在海淀大剧院准备使用单车时发现,原本摩拜单车上只有一个钉在车上且写着“扫码骑走”字样的红底二维码,用户扫码即可解锁,到达目的地后才会结算费用,但这次摩拜单车上还新增了2个二维码,分别写有“微信”和“支付宝”字样。
纪先生分别扫码后发现,新增的两个二维码背后链接的是收款页面,收款的具体金额还需要摩拜单车的用户自己填,他当时就意识到,这必定是一场骗局,不仅可能有用户按照摩拜单车1元/半小时的标准付费,还有可能把它当做充值入口,充进百元车费,“很可能稀里糊涂地就被骗钱了”。随后纪先生向媒体曝光此事。
据当时媒体报道,两个假二维码边缘有被去除过的痕迹,纪先生当时推测,可能是有人曾试图把假二维码撕下来,但由于贴得太紧,没有成功。纪先生同时也在微博上向摩拜单车的官方账号反映了此事。
时间回溯到去年9月,一款扶手与车身黑白相间,车轮橘红的单车悄然出现在北京街头,“看起来比以前的公共自行车更加时尚”是大多数年轻人对它的第一印象,这就是摩拜单车。据了解,摩拜单车的车身嵌入了GPS芯片,用户无需将单车停放在固定的车桩内,只需停在路边合适的区域并合上车锁,下一个试用者使用手机App就能查看到单车位置,预约并找到该车,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可开始骑行。“经过将近4个月发展,摩拜在北京运营的单车已经超过10万辆”,摩拜北京总经理邢林在今年1月底公开表示。
在更早的2015年夏天,ofo在北京大学投放2000辆共享单车作为自己的开场。在获得1000万元A轮融资后,到去年春季,ofo共享单车投放校园数量已经增加到25个。但当时以校园为主要市场的ofo规定,只有学生证才能注册骑行,城市用户无法注册,车牌尾号为单号的共享单车只能在校内骑,尾号为双号的单车交99元押金后可以骑出校外,但必须本人骑回学校。在业界看来,ofo巩固校园市场没有抢先扩大运营范围的做法,为后来的竞争对手留下了一片商机。但如今,“假二维码”这种潜藏的危险却在共享单车中逐渐蔓延,不仅是北京,其他城市也纷纷中招。
今年2月,南京某市民发现一辆共享单车上出现了假二维码,随后报警。与北京纪先生的情况不同,南京出现了涂改真二维码的情况——有不法分子将假二维码直接贴在原有的真二维码上进行覆盖,也有人在真二维码上贴上一层新的、底色透明的薄膜,用户在扫码时就会显示“二维码格式有误”的字样,再在假二维码旁贴上“系统升级,请暂时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的字样,以此混淆租客。
除了共享单车之外,小轿车也没有逃过假二维码的“魔爪”。去年10月,广东惠州交警发布消息称,有不法分子冒充交警贴违停罚单,并通过二维码交罚款进行诈骗,该假罚单错漏百出,抬头叫《违章停车单》,违停单上没有违法车辆号牌,联系电话也并非惠州交通局。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总工程师王军表示,从客户使用来说,还是只能更加当心,不要见到二维码就扫,留神一下固定位置上的条形码,会不会被其他的二维码覆盖上去。从厂商的角度看,则要加大宣传,告诉用户单车上官方二维码的准确位置,尽快让用户熟知准确的使用方式,还可以公布已经发现的违法案例,提高用户警惕。
ofo共享单车负责人提醒称,由于所有ofo共享单车的二维码都是喷漆喷上去的,用户在使用之前,可以先确认二维码到底是喷上去的,还是贴上去的,只要不是喷漆,就可以肯定这不是公司的二维码。如果扫描二维码,发现导向了其他App的下载界面或支付界面,也不是真的二维码。
伪造工作证“上岗”收费
除了利用二维码相对现代的行骗手段,假冒收费人员这种“土办法”也大行其道。今年春节前后,长沙市就被曝出一群男子向车主收停车费,这群人未穿正规停车收费员制服,所佩戴的工作证也是伪造的。当时有记者走访发现,在一块靠墙的空地上,地面被划了黄色的“禁止停车”标志,有车主在附近寻找车位时,有一名男子指挥轿车往禁停区停车。“20块钱停2个小时”,车主下车后,男子便开始征收停车费。
长沙相关街道派出所民警介绍,在该地区确实有一处有禁停标志的路段,有三辆车停靠,接到举报后,民警对违停车辆进行查处,车主因违反禁令标志被扣三分,罚款100元。警方在某商场门前抓获一名冒充“停车收费员”的男子,当时男子站在商场门口,对停在路上的车辆进行收费,每辆车收20元。经审讯,男子为无业人员,按照相关法规,已被治安拘留。民警表示,这一区域靠近商圈,相比大量的停车需求,目前的停车位的确不多,但为了保证这一区域的交通顺畅,附近很多街道、小巷内都是不能停车的。同时,为解决商圈周边堵车和停车难问题,相关部门两年前开始了交通微循环改造,并对各大商场、写字楼、公共区域的停车位进行了优化配置,增设了明显的交通标识和停车位指引系统。
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湖南长沙,也出现在了辽宁大连。去年7月,大连出动警力21人次、摩托车10台次、警车4辆次,针对部分非法收费停车场开展突击整治,抓获非法收费人员3人。经前期摸排调查发现,大连恒隆广场南侧一处施工工地及星海公园圣亚海洋世界附近,经常有人冒充正规停车场对来往此处停车的驾驶人收取停车费,如不给钱,便扬言被刮车、砸车将不负责,在此胁迫下许多驾驶人只好交钱。
同样面临这一困扰的江西南昌停管中心工作人员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在南昌,“假冒收费人员”出现在草坪内,这一区域根本没有划停车位,收费人员也不是停管中心的工作人员。停管中心知道这一现象,但由于没有执法权,虽然向上级反映过,一直没办法解决,对于有人冒充停管中心人员收费的情况,该工作人员也表示“无奈”。停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要整治这样的现象,需要动用多方面的力量全力整治,应该由城管委、公安、物价、停管中心一起联手来管理。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董焰建议,对于上述情况,相关部门还是应该在路边设立提示牌,还可以组织巡逻车沿街巡查,并且加大宣传力度,提醒车主,如果遇到无法开发票,或违法收费的行为,要及时打电话举报。
圈地私设停车场
引起不少市民愤慨,但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圈地私设停车场等更为“嚣张”的做法。今年春节期间,有记者走访河北邯郸“准5A”景区广府古城发现,这个已通过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评审,只差正式挂牌的景区,出现了私设停车场的行为。从游客中心通往广府古城南门的道路两侧每隔一段就树立有停车场的简易标识,并有人招揽生意,停车费统一为10元,不得讲价且没有发票。一位负责收费的老妇表示,她是附近村民,“停车场是我们承包的,每天都向管委会交着钱呢,怎么收费我们自己定,这边停车位少,不好停车”。
山东济南齐鲁医院附近,也曾被媒体报道周边设立黑停车场成风,医院周边停车难,车主找不到车位焦头烂额,而一些人却趁机生财,老街巷沦为“黑停车场”。据悉,齐鲁医院周边黑停车场曾被多次曝光,早在2013年、2014年,相关职能部门也曾多次对其打击整治,却总是屡禁屡兴。
2015年,济南市历下区停车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就曾对媒体表示,私设停车位收费属于违法行为,该部门曾多次打击“黑停车场”乱收费行为,但是打击乱收费问题还存在举证难的弊端。“我们都会不定期巡查,凡有市民举报我们都会前往查处,但仍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济南市趵突泉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医院周边停车难由来已久,整治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我们也正在向上级部门反映这个问题。打击他们需要联合交警、工商、物价等多部门。”该工作人员称,经过去年一次大整治之后,齐鲁医院附近“黑停车场”最近又死灰复燃。
停车收费乱象屡禁不止
实际上,上述停车收费乱象,已经受到消费者、社会和政府层面的关注,在去年1月初,时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就曾表示,“我暗访的时候就不止一次遇到过,自己立个牌,画个圈,戴个红袖箍就开始收费,给发票的收20元,没发票的收10元或者5元,不给钱还在后面追着骂”。
在业界看来,停车收费乱象与供需失衡有密切联系。有专家建议,如果能够逐渐改善商场周边的停车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停车位,同时修建合理、正规的停车场,收费不合理的黑停车场的市场就会被进一步挤压,从而自动消失。不过,停车难已经成为了北京亟待解决的“大城市病”之一,提供更多的停车位并非易事。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博士李瑞敏建议称,不能仅仅寄希望于智能停车场,还要扶持路侧电子停车、P+R停车场等项目的发展,合力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停车位的同时,也遏制黑停车场的生存空间。
实际上,今年1月,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在《市民对话一把手》访谈节目中表示,北京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已经进入立法程序,未来,北京会在路面安装地磁或视频桩,通过拍摄车牌号等方式,感应车主的停车时间、位置和时长,相关信息会自动换算成应付金额,车主可以通过手机或刷ETC卡付费。在业界看来,如果全市统一改造停车装置,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私自圈定停车场的乱象。
对于停车位难找的问题,有专家建议,可以通过云计算等互联网手段应用到闲置车位的共享方面,同时对于不按标准收费,人为操纵收费标准方面可以采取电子收费的方式,实现人钱分离。针对监管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逐渐改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加强监管、严格执法。
1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已经提出,为治理规范停车秩序,北京拟制定《北京市停车管理条例》。有业内人士透露,这项条例可能会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停车资源均衡利用,开展城六区停车秩序示范小区试点,通过3-5年努力,使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