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演出票务遭黄牛“绑架”

出处:特刊 作者: 网编:张兰 2017-03-13

QQ截图20170313220832

2

2016年,对于演出市场来说无疑是丰收的一年,全国演出票房收入规模达到120亿元,增长率超过17%。但市场火爆的背后,随之产生的演出票务问题也在愈演愈烈。无论是“天价票”,还是黄牛横行,这些基于利益的驱使,隐藏在阳光市场下面的灰色地带,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快速成长中的国内演出市场。

实名难防圈套重重

“我拿着完整的票券进场看演唱会,却发现已经有人坐在我的座位上,并且无法出示门票,工作人员在已经验证我的票是真票的情况下,反而让我离场。”消费者周女士近日在观看某明星演唱会时遭遇了不愉快。为了解决问题,周女士致电购票网站,对方却表示周女士的票来源有问题,可能是“黄牛党”倒卖出去的,目前演唱会购票均实行实名制,该售票网站表示“未查到周女士的购票记录”。

业内人士指出,即便是实名制购得的演出票,也可以随意转让,并不要求购票人与入场人统一。由此可见,实名制购票并未因实名产生实际的限制意义,更遑论用实名制购票记录验证演出票真伪。

同样在购票网站遭遇消费陷阱的还有李小姐,她在票务平台上抢购了两张第一排的演唱会门票,可拿到票后却发现是第四排,在票务平台确定是网站操作错误后,依然表示以纸质出票为准,不退不换。随后北京商报记者浏览了各大电子票务网站,发现网站都有标明,非特殊情况,演出票一经售出不退不换,这似乎已经是业内普遍默认的行规。

尽管顺利看完了演出,索要发票却成为不少消费者面临的问题。时常有演出票务消费的林先生是大麦网的常客,他表示,此前北京的演出票全部都有发票,与演出票同时送到,非常方便。然而当他离开北京到广州,用其他票务平台购买演出票时发现,发票并未随演出票一起到达。林先生咨询票务平台后得知,所有演出票的发票都要等到演出结束后才能拿到,并且在订票时需明确标注要发票,且写明抬头,林先生消费的演出票达4万元时,发票仍然一张都没有。

平台管理缺失

为何消费者明明有完整的票证信息依然被指票源有问题?某票务平台相关工作人员王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每场演唱会都会留下一部分票内部消化,并会划出专属区域,这类区域的票通常是不允许售卖的。有人为了获利,会把放到票务平台上销售,不知情的消费者买到了这种票运气好能看完整场演出,运气不好就会被工作人员请出场地。这种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但能给售票方带来收益。”

针对票务平台操作失误导致出票错误的现象,永乐票务客服人员表示,演出票具有有效时间及有限数量的特殊性质,售出后影响二次销售,所售各类演出票,如非活动变更、活动取消、票品错误等原因外,不提供退换票品服务。北京商报记者同时调查了其他多家票务网站,均表示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演出取消或延期,会主动确认退票事宜,在非不可抗力情况下,演出门票为联网售票,门票和座位都是惟一的,具有时效性、惟一性、数字化等特殊属性,一旦票品售出,不支持无理由退换。

无论是票源真伪难辨,还是出票信息错误,反映出的都是票务平台的监管缺失。发票索取难问题,侵害的已不止是消费者的利益。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大麦网订票指南,上面明确写着北京地区的演出票与发票可以同时送达,其他城市在演出结束后统一开具发票,并告知广大消费者自2016年5月1日起,凡是索取发票的消费者,大麦网会提供增值税发票。大麦网客服表示,即使在北京地区,发票也并不能和演出票一同寄出,发票在演出后统一开取,同时客服也并未能给北京商报记者提供可开取发票的时间区间,一切要以演出主办方的意思为准。北京商报记者就同一问题咨询了永乐票务,客服人员表示,演出发票也是在演出后统一开取,时间大概是演出结束后一个月内。

留存维权证据

北京市东易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虎表示,面对票务消费中的问题与纠纷,最重要的是明确权责归属。消费者在此时最先要做的就是保留好所有购票证据,依据法律相关规定进行维权,“特别是出现假票、重票等现象,或者由于卖方失误导致的票务信息错误时,票务平台应该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先的方式妥善解决问题。卖方认为演出门票是特殊商品,卖方有举证责任证明商品的特殊性,如果仅以只是行业内部的集体认知,而非法律明文规定的条款规避风险,则有可能构成诈骗罪”。

目前,票务平台在不断提高演出票的验证标准,陆续推出了高防伪票、RFID芯片票等,但假票、黄牛票依然有市场,急需整治。大麦网运营副总监李建杰表示,大麦网目前部分重点项目都陆续启动实名制购票,一方面限制黄牛倒买倒卖,另一方面基于伪造问题票者的追根溯源。

虽然演出票务在消费市场中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类商品,但是法律规定开具发票是经营者的随附义务。特别是消费者索要发票时必须开具,否则消费者可以去当地税务部门举报。“值得注意的是,若演出结束,消费者索要而商家不开具发票,属于典型的偷税漏税,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消费者在消费中一定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理诉求,如果出现问题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忍让退让,放弃自己的合法权利,必然会导致财产损失。”赵虎强调。目前许多票务网站提供了保险业务,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规避可能产生的经济纠纷。

在演唱会市场中,票务往往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大量的黄牛通过混杂的演出票务分销渠道,囤积门票,打破市场供求平衡,借此炒高票价,形成不良竞争。虽然黄牛破坏了市场秩序,但是部分演出商为了盈利不惜与黄牛合作,导致演唱会票价不断升温。市场的长期繁荣需要合理完善的运行机制,被炒高的票价可以让黄牛一时获利,长此以往,终将失去消费市场。

过度营销哄抬票价

从BIG BANG演唱会百万人同时抢票导致网络瘫痪,到EXO、周杰伦、五月天等当红歌星的演唱会门票被炒至上万元一张,明星演唱会门票价格屡被热炒。然而大批粉丝拥趸,让演出商看到了高价演唱会门票背后的市场。2016年12月30日王菲举办的个人演唱会“幻乐一场”,更是将演唱会的高票价推向了顶峰。

这场由张亚东担任音乐总监,导演陈奕仁担任视像创作总监,筹办费用高达5000万元的演唱会,最低票价为1800元,最高票价达到7800元。12月5日大麦网正式售票当天,39万人同时在线抢票,仅32秒的时间门票就全部售罄。门票秒空之后,淘宝、微信等平台的黄牛迅速开出天价门票。内场票价从3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1800元的票价也翻了3倍左右。

尽管王菲演唱会门票一向价高,但上万元的天价票还是让不少歌迷唏嘘不已。“作为王菲的忠实歌迷,天后开办演唱会一定会去,但是1800元的票价实在太高,抢票比春运抢票还难。本来想试试别的渠道购买,但是票价竟然比原价还要贵,还不知道是真是假。”歌迷杨女士说道。

“从2016年的三四月开始,演唱会的票价不再是平常380元、580元、1880元常规定价,出现了3333元、5555元这样奇怪的价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票价,是由多方面的商业因素造成。“行业评论人王毅表示,一个演出场馆的总座位有限,演唱会制作成本固定,如果要达到一定营收,每张票价格就必须固定。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出于安全考虑,场馆允许容纳人数与当初的设计容纳人数有所出入,为了达到总收入不变,每张票的价格要按照一定比例提升,高价票的数量也会按照一定比例提升,但将票价炒高数倍的还是黄牛。

黄牛与票务成连体婴

虽说黄牛炒高票价已成常见现象,但是当票价本身定价偏高,价格再经手黄牛翻倍后,消费者便不买账。以王菲演唱会为例,门票秒空盛况之后,歌迷几乎已经认定王菲演唱会一票难求时,一些二级票务网站上突然冒出不少余票,售价比票面价格还低。距离“幻乐一场”演唱会开始仅有数小时时,西十区上仍有不少余票,且价位也有所降低,5800元的价降至4190元,7800元的高价也降了100-2600元不等。

从一票难求到票价缩水,既有过度营销的原因,也反映出票务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其实为了遏制黄牛炒高票价,也有演出商尝试垄断售票渠道维护消费者利益。此前鹿晗在北京的演唱会,为了保证所有票都为原价,售票取消团票方式,采取先预订再付款的形式,销售渠道也只有大麦网和鹿晗官网。

黄牛与演出市场就像一对连体婴。“鹿晗这样的超级偶像,粉丝群体庞大,对于演唱会门票的需求过盛,所谓的独家售卖才有意义。如果没有这样的反差,主办方当然希望销售渠道越多越好。”王毅说。有些演出的主办方为了增加售票渠道,甚至会将票以很低的折扣提供给黄牛,还有一部分为赞助商赠票,这些票流入市场都不可能以原价销售。

永乐票务负责人张春晓表示:“永乐票务在售票时会限制同一ID的购票数量,并对ID进行核查,关闭可疑ID购票,从源头上拒绝黄牛购票。但主办方的赠票,或者他们直接将票卖给黄牛是无法控制的。一些票务公司甚至有自己的黄牛网站,这些都为黄牛的存在提供了土壤。”任何一种市场行为的存在,必然与供需关系有关。“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其实演出市场也是这个道理,需求大于供给,加价销售当然有市场。黄牛的存在的确形成了不良的竞争环境。”王毅表示。

二级市场票价上天

黄牛在市场中有生存的空间,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内演出市场内在监管的缺失。有的主办方为赚取更多的利润将门票出售给二级市场,使得门票不断流失。消费者难以在主流票务网站上买到票。二级市场出现的众多黄牛则不断将演唱会门票炒至天价。

有业内人士指出,演出票务代理的混乱也让黄牛有了可乘之机。例如,A票务公司为某演出票务的总代理经销商,但它并非在全国都有分公司,所以有时候会和当地的票务平台合作。同一个公司、同一个购票系统不会有太多问题,但是第三方票务代理参与进来时就容易发生混淆。实际上,票务总代理不分销就可以解决问题,但这是不切实际,演出票务系统的统一性是最大的问题。

混杂的销售渠道也成为黄牛滋生的土壤。虽然部分有影响力的明星单方面指定销售渠道,认定官方销售渠道卖正规原价的门票,但却无法指定购买人群,黄牛也可以通过这一渠道购票。对于粉丝而言,票是主要的,渠道是次要的。黄牛可以雇佣大量水军,只要网络条件好,抢票速度是真正的粉丝无法匹敌的。当黄牛拿到票,第三方就成为了他们的销售渠道。

票务层层分销,黄牛囤积居奇,最后花高价买单的却是消费者。虽然演唱会门票有极大的需求缺口,但是过度热炒终将伤害消费群体,一旦消费者对票务市场产生不信任,那么今天流失的是一张票,明天流失的也许就是整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