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IT论道

虚实之争,明是非但别贴标签

出处:IT互联网周刊 作者:张绪旺 网编:张兰 2017-03-05

为了公平,辩论是必要的;但为了输赢,划分阵营只会亏了自己。全国“两会”正当时,关于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是是非非再度刷屏,有委员、代表质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害了”实体经济,再加上传播维度的以偏概全,又一场“虚实之争”在所难免,淘宝甚至需要发声明强调:“我们也是实体经济。”

冷静下来想一想,虚与实只是信息技术不发达时期用技术手段区隔的一种策略,本身无分好坏,对错也只是各自的百分比问题。那时候,相比苏宁、国美,京东、天猫是实打实的电子商务,说是虚拟经济并无不可。但现在,国美、苏宁的电商业务无比重要,京东、阿里都在打造自己的物流项目,加上一些投资布局,再过几年,京东、阿里的实体店并不是没有可能。

说到底,苏宁、国美、京东、阿里,都是商品流通领域最重要的渠道商,除了电商比例问题,又怎么区分“虚实”呢?

同样道理也可以用在百度、腾讯身上,无论是广告营销还是游戏音乐,百度、腾讯与分众、华谊的区别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更直接的对比则出现在小米和华为身上,偏互联网还是偏实体,不过是企业品牌定位的一种手段,拿到用户手里的终究是实打实的产品。

这两天对互联网经济开炮的是娃哈哈宗庆后、格力董明珠和TCL李东生,三位老板到现在仍被认为是实体经济的代表人物,但恐怕这种定义在不远的将来很难一直存在。格力和TCL不可能不重视互联网,无论是销售渠道看重电子商务还是产品本身“联网、内容和智能化”,格力和TCL只会被互联网大潮往前推,这就像当下对电脑和手机的定义,不联网怎么能叫手机和电脑,不联网恐怕也不会再称为空调和电视。

娃哈哈看起来离得比较远,吃饭喝水是老派的事情,但如果想决胜未来,用户在哪里,娃哈哈只能往哪里走: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网络购买渠道,难道娃哈哈有底气只在商超卖?如果大数据发展到极致,提前预判1000万用户喜欢什么新口味,娃哈哈会对C2B定制不动心?

说到底,商业模式只是成功的充分条件,用户喜好才是基业常青的必要因子;说到底,企业家们关心的虚实之争的本质只是特殊市场背景下的公平问题,比如网店凭什么不纳税?搜索凭什么不是广告;说到底,“互联网+”已经不可逆转。

虚实之争,可以为了企业在政策层面获得公平环境“敢做敢言”,但千万别给市场竞争扣上主观意图,妄论对错。

北京商报记者 张绪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