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专家视角

停车纠纷背后是停车难

出处:时代汽车周刊 作者:贾新光 网编:王诗文 2016-12-05

近日,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表示,因停车口角纠纷当众辱骂中国居民的外国公司驻华高管“已被公司送回德国”。辱骂中国人是不对的,这位高管被解职是一种适当的处理方式。由于停车难引发的纠纷每天都在祖国大地上演,现在居然把外国人也卷了进来。

据报道,当时“北京顺义区一位中国业主在倒车进入停车位,此时一辆京牌黑色奔驰R系轿车,突然快速从后方驶来并抢占了车位,驾驶人为一位白人中年男子”。

顺义中央别墅区坐落于京城东北温榆河畔,是北京最早的高档别墅群落,拥有紧邻首都机场靠近外国使馆区的优势。在有关的介绍中说:“住户出行多以私家车为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富人聚集的高端住宅小区,也发生了停车位不足引起的纠纷,实在令人汗颜。

2015年,北京市副市长张延昆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报告“加强机动车停车服务与管理,构建科学完备的静态交通体系”议案办理情况,他在报告中称,截至2014年,本市常住人口达2151.6万人,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59.1万辆,分别超过总规2020年1800万人口和500万辆机动车的目标。按照国际通行原则,机动车保有量与基本车位比值应为1:1,与出行车位比值应为1:0.2。按此比例推算,本市基本车位缺口达350万个,居住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和平房胡同区停车问题最为突出;出行车位缺口约30万。

新增欠账仍在产生。虽然从2011年起本市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但至2014年的四年间机动车增量仍然超过70万辆,由此带来的基本车位新增需求达70万个、出行车位新增需求14万个。而同期新增车位(含居住区和公共建筑新增车位与平改立、挖潜等)40余万个,四年间新增车位缺口约42万个。

张延昆表示,北京拟在2016年力争出台《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并按照“有位购车、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思路制定相关内容。但是,这个想法至今没有下文。

曾经有一款风靡一时的电子游戏“抢车位”,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幕幕现实版的“抢车位”不断火爆上演。2014年有一张“奇葩抢车位”的照片,太原市南海东街的一些居民拿出各种各样的 “神器”——破沙发、烂椅子、旧柜子等早早占上了车位。停车难不仅令生活不便,而且酿成社会不和谐,确实应该下决心认真解决了。

北京商报评论员 贾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