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燕京书画

文化校园再现传统记忆

出处:燕京书画周刊 作者:记者 隋永刚 网编:张兰 2016-11-24

C2016-11-25燕京书画周刊2版01s001

燕京书画社的艺术家参观红安老区历史展

C2016-11-25燕京书画周刊2版01s002

艺术家曹环义(左)为学员讲解书画艺术

C2016-11-25燕京书画周刊2版01s003

艺术家赵青仲在刚刚完成的《木兰山雪》前留影

C2016-11-25燕京书画周刊2版01s004

精彩的绘画技艺吸引艺术家们驻足

C2016-11-25燕京书画周刊2版01s005

艺术家刘洲洲(中)为蓝色讲坛题字

C2016-11-25燕京书画周刊2版01s006

海军工程大学为三位艺术家颁发“蓝色讲坛”证书

C2016-11-25燕京书画周刊2版01s007

燕京书画社艺术家为海军工程大学师生举办讲座

C2016-11-25燕京书画周刊2版01s008

C2016-11-25燕京书画周刊2版01s008

C2016-11-25燕京书画周刊2版01s009

C2016-11-25燕京书画周刊2版01s009

C2016-11-25燕京书画周刊2版01s010

C2016-11-25燕京书画周刊2版01s010

C2016-11-25燕京书画周刊2版01s011

燕京书画社艺术家赵青仲、赵路、马春林、石晶(从左至右)现场挥毫

在这次为期五天的文化交流活动中,燕京书画社的艺术家们与海军工程大学的师生进行了全方位艺术方面的交流,从艺术讲座、采风写生到艺术创作,特别是在革命老区红安书画教育基地的揭牌,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艺术讲座环节,艺术家们为学生们生动地介绍了艺术的欣赏、书法创作等艺术课题,不仅让学生们有了对传统文化的初步了解,提升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对于艺术家们来说,也提供了一次了解校园、走进校园的机会。

随后,艺术家们又深入木兰山、木兰湖及革命老区红安,再到书画教育培训基地的挂牌,一方面感受到了自然山水魅力,古木、古庙、人物、老街等都被艺术家们融入到画面的创作中;另一方面,艺术家们在革命老区红安,切身体验到了老一代革命者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每个人从内心深处都发出了由衷的感叹,这对于他们艺术作品内涵的提升将大有裨益。

经过几天的交流,艺术家们与校园的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表示感谢,艺术家们用手中的画笔挥毫泼墨,把对校园的热爱和关心之情倾注于笔端,即兴创作了几十幅反映祖国壮美山河、讴歌当代美好生活的书画作品。一幅幅佳作浑厚苍劲、清新自然、简洁明快、气韵贯通,集中展示了书画家们高超的艺术造诣,寄托了他们感怀之情、深情厚谊和美好夙愿。

对于此次活动的很多珍贵瞬间,我们借以图片的形式来记录回顾,并祝愿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举办下去,让文化走进校园,更好地传播传统书画艺术。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