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燕京书画

他们的西行日记

出处:燕京书画周刊 作者:记者 隋永刚 张舒 网编:王诗文 2016-11-10


“行走意大利”就是边走边看边体会,体会意大利的艺术气氛,体会大家的艺术气质,体会他们作品的高超技艺。

对于痴迷艺术的人们来说,意大利是神圣的,令人向往,自从文艺复兴的火炬在佛罗伦萨点燃,无数英雄豪杰层出不穷,他们用作品震撼了欧洲艺坛,也震撼了世界。有感于此,艺术家周芳、张建军、汤林根、白小华、赵辉、白雨艳、徐国华一行7人在最炎热的7月开始了意大利的参观写生之旅。行程近半月,横跨9个城市,从南部的帝都罗马到险峻的空中之城,从中世纪古城锡耶纳到辉煌的佛罗伦萨,从水城威尼斯到风景如画的加尔达湖,从避暑胜地科莫到神奇米兰,每到一地,景观各异但又各有洞天,让他们感受到了西方艺术的魅力。


周芳

在旅程中发现  在创作中思考

本次赴意大利的采风活动带给我很大触动,浏览了一直以来很向往的西方艺术的发源地。在领略意大利自然风光的同时了解了该地区的绘画、雕塑、建筑等不同的艺术印记,感到很折服。近年来我对油画的研究较多,这次的活动提供了学习、探索西方油画的机会,像在威尼斯时,当地艺术家的创作展示,使我了解了他们的创作方式与习惯,领略了别样的艺术风情风貌。意大利油画中那种纯净的色彩、激情的表达触动了我,让我对于油画创作中色彩的把控有了新的认识与想法。带着在意大利采风期间的速写与资料回国后,我创作了一些油画作品。希望在展览中可以与大家交流,也希望在今后带来更多题材、更生动的作品。另外,在行走意大利这个难得的契机中,结交了很多艺术家朋友,一起探讨艺术。


张建军

找寻新题材  尝试新形式

本次赴意大利写生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意大利是一个古老的国度,历史文化悠久。在意大利期间,我同其他艺术家一起参观了不少古建、雕塑、绘画,感受到了浓浓的艺术特色与人文风情。通过参观浏览,我创作了一些以当地古建为题材的国画作品。

由于早前从事古生物图像复原的工作,我对一些西方艺术的手法较为熟悉,早期的图像复原主要是以雕塑、水粉、油画等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现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意识到通过中国画的手法来表现古生物的作品较少,所以近年来,我希望可以更多地使用中国艺术去呈现古生物以及其他绘画题材的魅力。这次赴意大利的写生活动充实了我的创作素材,同时也强化了自身的写生功底。


汤林根

领略艺术精髓  探索创作方向

本次活动,我与其他几位艺术家一同前往了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意大利参观学习。采风中做了一些速写,得到了很好的艺术感受,回来后,创作了不少新作,现在拿出一部分参加展览,作为采风的总结,也用于与大家的交流与探讨,希望有更好的进步。艺术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对于我来说也是如此,艺术推动我不断地探索与尝试。

本次赴意大利采风是我在艺术中探索的一站,使我感受到画家应当面面俱到,不断充实自己的创作题材与技法。在创作中,形式应服从于内容。西画在造型上很严谨,色彩上也很具视觉冲击。绘画中表现的形象手段独特,风格别具一格,这些都可以借鉴。从中国画方面来讲,我认为应当发挥好中国画的优势,尝试中西结合。


徐国华

体会文艺复兴辉煌  记录现场感受

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体会文艺复兴的辉煌;第二,通过写生画速写记录现场氛围及自己的感受,尤其强调个人感受的强化,这对每位画家的能力和表现力既是考验,也是提供平台和激情爆发的窗口。俗话说画无大小,评判作品的标准在于优劣而非尺寸。好的作品都是在立意技法材质诸多方面均占优势,眼前大师们作品就是最好的佐证。反之立意低下、技法单一简单的庸人之作则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次大家不畏辛苦每天都拿出3小时画速写,不但记录现实,更把这一过程当做创造抒发自己情感过程、目标,把速写画成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而非单纯素材的有趣作品。但愿这些作品体现了我们的感觉,表现了意大利的美,表现了具有文艺复兴传统的国度的精神气质。


白小华

运用传统工艺  诉说当代故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赴意大利的采风活动提升了艺术见识,提供了许多艺术体验。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充满了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印记与元素,有古典的也有当代的,从学习的角度来讲,这次采风的意义很大。在意大利期间,与其他艺术家一同参观浏览,采访写生,相互交流,感触颇深。

从意大利回来后,利用所得到的写生经验,与早前所研究的漆画中的戗金技法创作了一些作品。戗金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技法,它源自中国的汉代,于唐代传至日本,技术性较强,艺术效果很好。西方艺术善用科学的途径展现事物,而我们的艺术则更注重于意向的表达。我想,使用漆画这种极具东方艺术品位的表达方式创作,代表了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的交流。此外,意大利对于艺术遗迹与工艺很重视,保护得也很好,对我们是一种启发。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张舒

边走边画

  
周芳作品


张建军作品


汤林根作品


徐国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