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旅游 > 餐饮

传统小吃需要重新包装

出处:餐饮周刊 作者:记者 徐慧 网编:张兰 2016-11-01

从当初创立“九门小吃”一炮而红,到离开九门小吃独自创立万丰小吃城,再到今年当选中国烹饪协会新成立的中华小吃委员会执行主席,几十年风风雨雨,侯嘉从未离开过小吃这个行当,因而对传统小吃有着比普通人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观念落伍是制约传统小吃发展的主要障碍,传统小吃亟待重新包装、重塑形象,“小吃委将通过搭建融资、发展、交流等平台,带领传统小吃经营者抱团发展”。

小生意要有大理想

在北京,经营传统小吃的商户不少,但有独立商标的却不多。在很多商户看来,有钱赚就够了,干嘛要又麻烦、又花钱去注册商标呢?侯嘉认为,这就是一种小富即安、缺乏远见的表现。“做生意和做事业是两个层面,传统小吃要想走上正轨、发展壮大,必须要当做事业来做,要有责任感和担当。”无论是早年间的东华门小吃,还是后来的九门小吃、万丰小吃,侯嘉都很早注册了商标,极为重视品牌的打造,“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

近年来,各级政府均出台不少支持老字号小吃发展的优惠政策,侯嘉对此却有不同看法。“政府出发点是好心,但老字号不能宠。过度宠爱会让老字号不去创新,一味等靠要,躺在金饭碗上要饭吃。”

一些老字号总爱标榜自己才正宗,可侯嘉认为,正宗就是认真、不凑合,有稳定的出品。“有的老字号,今天明明只做了100斤产品,卖完后看还有生意,就从别处进货来卖,这就是不正宗,是砸自己牌子。”

他认为,政府真正该推一把的是认真弘扬传统小吃事业的人。针对近年频频曝出的老字号失信事件,侯嘉建议取消老字号终身制,实行五年一认定,从食品安全、纳税贡献、工商信誉、社会责任等方面全面考核,不合格的老字号就摘牌。

传统小吃需要扬弃

传统北京小吃重油重糖、多用动物内脏制作,这些与现代人追求的健康饮食理念相去甚远,事实上,这也是传统北京小吃日渐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对此,侯嘉表示,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改变。传统小吃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口味,朝着健康营养、低油少盐的方向转变。

“我们小时候,桃酥都要特别油才好,如果还是那么油,放在现在就没人买了。一些必须油炸的食品,也可以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卤煮不一定非得一股脏器味,也可以做得很干净。过去奶酪必须加糖才有好口感,现在可以用木糖醇代替糖,既保留了口感,糖尿病人也能吃。”侯嘉说。

摒弃部分糟粕的同时,侯嘉认为,传统小吃一些好的传统仍需保留。“老北京奶油炸糕,应该炸得圆圆的,热乎乎上桌,蘸白糖吃;可现在一些小吃店的奶油炸糕,皱巴巴的口感全无,明显放了很久,不是现炸的。还有艾窝窝,传统做法内部是有豆馅的,如今很多改成没有馅的。”

在他看来,传统北京小吃并非正餐,而是零食,它最大的卖点是文化。当前,包括炸酱面、宫廷小吃、烧卖、粥等很多品种,都具备了走出国门发展的条件,它们最需要的是重新包装、塑造品牌形象。

搭建平台抱团发展

城是味,食是道。在侯嘉看来,传统小吃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要让北京的城市味道更浓,需要政府、企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为了促进传统小吃的发展,在中国烹饪协会组织下,今年5月1日,首个小吃全国性组织——中华小吃委员会正式成立,侯嘉当选小吃委的首届执行主席。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小吃委将重点搭建融资、发展、交流等平台,力争实现中国各地有代表性的传统小吃,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早日走出国门。

据介绍,小吃委已成立了互助会,也是基金会作为融资平台,筹措的基金将取之于会员,用之于会员,参与的会员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提出申请。小吃委还计划以投资的方式,协助有潜力的会员扩大经营。此外,利用会员资源广泛的优势,小吃委将发挥资源整合功能,不定期举办考察交流活动,带领会员到优秀企业取经,大家共同成长。

侯嘉透露,首届中华小吃节也正在酝酿当中,预计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推出。届时,小吃委将带着中华56个民族的小吃、民间手工艺等,走进某一地区,将浓缩展示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各地。

北京商报记者 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