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腾讯:开放是一种能力

出处:特刊 作者: 网编:张兰 2016-08-07

2013年开始,腾讯创业基地在各地生根发芽

互联网,在中国蹚路不过二十几年,这样一个年轻的产业,但却演绎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创业项目一夜爆红,但可能死亡就在明天。做免费还是付费?做大众消费还是企业服务?哪一种模式能够屹立不倒,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可能没有一个企业能够给出准确答案。但在模式之上,开放无疑是公认的从业理念,作为一套因互联网而生的商业价值观,开放几乎写进每一个互联网产品和企业的纲要里,但是否深入到企业的基因中并不容易,真开放还是伪开放一直是个令人怀疑的事情。全民公敌的“3Q大战”已经过去多年,腾讯越来越以开放者的姿态示人,不做电商也不做O2O,不仅有了京东、美团这样强大的盟友,连功能看起来太过简单的微信也可爱很多。同样是社交软件,QQ到微信如何预示了腾讯的变化,开放是惟一的答案,也是中国互联网从无序竞争走向有序共赢的缩影。

案例分析

从抄袭到共赢,从封闭到开放,从被咒骂到看起来“变好”,腾讯六年时间走出了一条商业价值观升级之路。有人说它是被“3Q大战”打醒的,也有人说它只是拿到了微信这个超级大杀器。但不可否认的是,腾讯不再是2011年以前的那个腾讯:业务少了,投资多了;骂名少了,口碑多了。这些开放带来的功名利禄,看起来顺其自然,却又没那么简单。

洗尽铅华

自卖自说到拉拢伙伴

2016年6月16日,在腾讯的主场“中国‘互联网+’峰会”上,美团大众点评CEO王兴与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坐在一起进行了一场“开放与连接”的对话,同行的还有京东董事会主席刘庆东、58赶集集团CEO姚劲波,这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由于均接受了腾讯的投资,新美大、58赶集、京东这些年已经被认做是腾讯系盟友。

姚劲波表示,58同城还是比较晚接触腾讯的公司,但在58同城IPO后的第二年,腾讯就投资了58同城。“一路上BAT都有找我们,更早期我们的想法是自己独立发展,IPO以后我们清楚地看到如果你是一个孤岛或者独立发展的话,可以走得更快一点可能没办法实现。所以腾讯找到我们,两周之内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到位。”

但如果时光倒退六年前的2010年7月,在一篇引爆业界措辞激烈的文章开头,王兴扮演的是控诉者。“有什么业务是腾讯不做的吗?”时任美团网CEO王兴的语气中难掩郁闷,那是2010年7月9日,腾讯QQ团购网上线,这让王兴如闻惊雷,也如坐针毡。

在名为《狗日的腾讯》的檄文中,站出来指责腾讯的还有4399董事长蔡文胜、联众创始人鲍岳桥、暴风CEO冯鑫,以及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

成为全网公敌的腾讯终于在两个月后迎来诞生以来最大阵痛,这就是互联网历史上最为著名的“3Q大战”,由于迎战仓促,腾讯甚至使出了“让用户二选一”这样的昏招,形象跌入低谷。

相当一段时间,抄袭、垄断,这样的恶名挂靠在腾讯身上,不只是团购,电商、O2O,腾讯几乎什么都做。

不过,灾难往往意味着重生。结束对峙的几个月后,在腾讯创业12周年生日当天,马化腾写了一封内部信,文中写道,“如果没有对手的发难我们可能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不会有这么多的反思,未来某一天,当我们走上一个新高度的时候,我们要感谢今天的对手给予我们的磨砺”。

而在六年后,与王兴、刘强东同台,马化腾回忆道,“当时说这段话对外表态的时候,很多人也都觉得这个并不当真,因为腾讯在过去的很多发展,更习惯于全部都自己做,有一种给外界不留任何机会的感觉。我们内部的每一个部门都有很多产品线,土地这么肥沃,怎么做起来也不会太差,产品能力也有限。所以,当时的心态是这样。实际上我们其实是自己在很多领域尝试过,发现还是会有很多的挫折。你会感受到外面的压力,遇到一个很大的坎其实并不是坏事,对整个企业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也让我们想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或者优先级更清晰了,而不是糊里糊涂的什么都往前推。这是不行的”。

“其次是来自内部的压力。我们内部很多业务也给了很多‘互联网+’机会,用很多的资金去尝试,但是为什么在温室里的花朵打不过野外上千家、上百家摸爬滚打的企业,答案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在很多行业要与产业结合,像电商,本质是零售,整个货源都摸得很清楚,然后去打造。很多O2O的领域更是如此,它们可能有几万线下的合作伙伴、员工,这里面的水是非常深的,一般的互联网公司是没办法有这样的基因和能力去掌控。所以,这也是不得不放弃,你一定要交给最好的合作伙伴去做。所以,我们制定了战略,一直坚持往前走才走到现在。”马化腾说。

转型不易

全方位落实开放策略

实际上,五年从封闭走向开放,并不轻松。

马化腾回忆,起初很多内部同事想不通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地盘给别人使用、开发。“但实际上我们的定位很清楚,希望做连接器,连接外部的服务,这是我们的一个定位。你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能够把最好的服务呈现给用户,只要这个平台发展起来了,其他的一切都会来。”

对于一家躺着都能赚钱的公司,开放的理念需要从内部根深蒂固,这一点就很难。2011年上半年,腾讯连续举办10场“诊断腾讯”系列论坛,邀请了100多位专家为腾讯提意见。这一举动,也被业界看做是腾讯从自己闭门发展到开门听取外界意见,腾讯开始向业界和用户传达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反思态度。

原Donews总编辑、著名独立IT评论人洪波参加了第一场“诊断腾讯”,他认为,腾讯是真诚的,希望大家来给腾讯挑毛病,不管有理无理,腾讯愿意倾听,也不做辩解。这种姿态至少不是坏事,尤其对于一向以自我为中心的腾讯来说,前所未有,有利于腾讯更准确地认清自己的产业形象和市场地位。

腾讯的开放不是一种公关姿态,而是对Facebook所代表的平台优势的充分体会。腾讯过去的成就并不代表未来,自造的花园终将遭遇增长的天花板,而开放平台、产业共赢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洪波对“诊断腾讯”看法在知乎上引起讨论,春雨医生CEO张锐则认为,真正的开放是为了给生态圈机会和生长空间,尊重别人的创意和劳动,克制自身的发酵冲动,在利益导向外还要有些起码的廉耻心,有道德律令。开放不仅仅是开放的“姿态”,更非以开放为名,谋平台之实。

而这些理念某种程度上已经转化为腾讯关于开放的实施纲要。2010年底,马化腾发出了著名的“八条论纲”:一、互联网即将走出其历史的“三峡时代”,激情会更多,力量会更大。二、客户端将不再重要,产业上游的价值将重新崛起。三、“垄断”是一个令人烦恼的罪名,但有的时候确实是一个假想的罪名。四、截杀渠道者仅仅是“刺客”,占据源头者才是“革命者”。五、广告模式是“产品经济”的产物,知识产权模式是“体验经济”的宠儿。六、不要被“免费”吓倒。拥有“稀缺性”,就拥有了破解免费魔咒的武器。七、产品经济束缚人,互联网经济将解放人。八、在“云组织”时代,“伟公司”不见得是“大公司”。

与其说这是马化腾对互联网未来的看法,不如说这是马化腾对腾讯开放的具体要求,他将之总结为“开放和分享并不是一个宣传口号,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开放很多时候被用做一个姿态,但是我更理解这是一个能力”。

2016年6月18日,腾讯互娱高级工程师胡帆在知乎回答问题“如何评价当前的腾讯”,他上传了一张图,并配以文字说明“2016年6月8日,中午公司饭堂发的。很多人以为是月刊,但其实是餐巾纸的外包装”。

这张餐巾纸包装上赫然写着:“反思,我们离最受尊敬还有多远。”

开花结果

从做自己到培育别人

早在2014年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COO任宇昕就披露,根据腾讯的测算,从上市、获投融资、并购等方面计算,腾讯开放平台上的创业公司总估值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而宣布开放的2011年,腾讯的市值就是2000亿元,相当于腾讯开放平台再造了一个腾讯。

而在去年10月的2015年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进一步聚焦中小企业,宣布开放平台接入应用数量超过400万,较2014年同期增长近70%;至2015年4月,腾讯开放平台上合作伙伴的收益分成已经超过了100亿元,其中包括诞生了50位亿万富翁;腾讯开放平台孵化的上市或借壳上市的公司已经超过20家,比2014年翻了一番。

从2012年开始,马化腾每年都会给开放平台上的合作伙伴写一封信。曾有业内人士统计,在这四封信加一篇演讲总共约1.5万字的内容中,马化腾提及最多的关键词是“开放”,达84次;其次是“合作”和“用户”,分别为67次和65次。其余高频关键词还包括“伙伴”、“创业”、“创新”、“连接”、“生态”、“未来”等。

今天的腾讯,不再只将目光放在QQ和微信上,而是开始更加聚焦于最擅长的社交平台和内容平台,并大量投资周边合作伙伴,为所有的产业提供工具,搭梯架桥。马化腾说:“我们现在只有半条命,我们要把另外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

忽略上述抽象化的数字,从一些具象的案例也能一窥究竟。2014年3月,腾讯战略投资京东,并将旗下电商资源(QQ网购、拍拍、易迅)打包给京东。撤出电商一线运营的腾讯反而获得了最有实力与阿里抗衡的盟友,而QQ、微信得以专注提供支撑。

这样的策略在腾讯投资滴滴出行、58赶集集团、美团大众点评身上得以复制,尽管在出行、分类信息、O2O等千亿规模市场领域内,腾讯不再直接出击,但联手各领域最强企业无疑为腾讯提供了从未有过的坚固的护城河。

产生这样的效果,最根本的还在于马化腾对于“开放能力”的判断,最典型的产品则是微信。

微信被认为是QQ在移动时代的翻版,但却大大不同于QQ。作为一款PC通讯软件,QQ诸多理念源于自生:QQ游戏、QQ音乐、QQ视频……而微信的功能叠加则是开放思维的最好验证:公众号是微信的核心,但公众号并非腾讯运营,而是交给大大小小的合作伙伴,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

开放能力不仅给了合作伙伴机会,也让腾讯自己相得益彰,2010年深陷“3Q大战”的腾讯只有400多亿美元的市值,如今腾讯市值高达2300亿美元,涨了何止5倍。

如今,在腾讯官方的价值观“正直,进取,合作,创新”八字箴言中,开放代表的合作理念占据一席之地,腾讯这样解释:具有开放共赢心态,与合作伙伴共享行业成长;具备大局观,能够与其他团队相互配合,共同达成目标;乐于分享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与同事共同成长。

甚至,腾讯为合作也找到了象征物:犀牛与犀牛鸟,取其在自然环境中形成相互协助生存关系的特点。

而对于继续开放,或者已经描述为“互联网+”,马化腾这样阐述腾讯连接的终极目标,“我想最终极的目标就是没有互联网企业,所有企业可能都是传统企业,但是它们都互联网化了”。

商业价值观榜样颁奖词

腾讯

身为“互联网一哥”,一举一动备受瞩目。从争议一路走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开放姿态,掌握了分享同业的开放能力。微信拿到了船票,却从未关闭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成长之门。

搜狗

浏览器、输入法、搜索框,小小应用也可以呈现大世界,在竞争惨烈、风气浮躁的市场中,搜狗独有一种节奏:不讲概念,看重体验,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主导的未来,搜狗已经在路上。

滴滴

墨守成规破局者,共享经济实践人,在互联网+出行的道路上,快车、专车、顺风车,一辆车一辆车地蹚出了用户的真需求。面向未来,滴滴将出行市场共享经济进行到底。

硬蛋

搭乘智能硬件东风,怀着产业互联网梦想。作为智能硬件产业链孵化器,硬蛋认为,互联网改变制造业是下个十年最值得期待的事业,智能硬件不只是消费品,而且是从根源上变革产业的推动力。

360

安全是大生意,也是大事情。从个人终端安全,到企业数据安全,360坚信,互联网朝哪个方向进军,都少不了安全的基石。在过去,安全是闭门造车,而在未来,安全是云,安全是数据,安全是产业联动。

合一

网络电视台或者网上电影院,这不是作为视频网站的优酷土豆的理想目标。大融合时代,互联网+文娱加速产业升级,为用户提供“阳光、真实、主流、有梦想”的内容精品才是合一集团的终极梦想。

美团

团购已成过往,O2O才是未来,正如团购以性价比取胜,而O2O讲究服务体验。互联网下半场,美团不只做量的生意,更渴望质的提升,这不只是一家网络公司的流水生意,背后是中国商业形态的变革。

小米

从发烧友最爱到国民品牌,提倡“新国货”的小米进入新的状态,过去它们以互联网思维冲击传统制造业,现在它们以品质提升去创造新市场,手机、电脑、净化器,卖的不是产品,是格局。

网易

坚持在互联网尤为可贵,在大谈生态的今天,专注游戏研发倒像个异类。不过,专注并不意味这冥顽不化,看准了时机网易不甘寂寞,对于这家步伐稳健的公司来说,海淘就是不容错过的新风口。

陌陌

陌生人交友在中国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揶揄,陌陌生于争议,但成功从社交领域分一杯羹,还让陌生人交友有了积极正面的形象。乘着直播浪潮,陌陌有了新的机遇,存在即是合理,何不从善如流。

商业价值观榜样颁奖词

腾讯

身为“互联网一哥”,一举一动备受瞩目。从争议一路走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开放姿态,掌握了分享同业的开放能力。微信拿到了船票,却从未关闭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成长之门。

搜狗

浏览器、输入法、搜索框,小小应用也可以呈现大世界,在竞争惨烈、风气浮躁的市场中,搜狗独有一种节奏:不讲概念,看重体验,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主导的未来,搜狗已经在路上。

滴滴

墨守成规破局者,共享经济实践人,在互联网+出行的道路上,快车、专车、顺风车,一辆车一辆车地蹚出了用户的真需求。面向未来,滴滴将出行市场共享经济进行到底。

硬蛋

搭乘智能硬件东风,怀着产业互联网梦想。作为智能硬件产业链孵化器,硬蛋认为,互联网改变制造业是下个十年最值得期待的事业,智能硬件不只是消费品,而且是从根源上变革产业的推动力。

360

安全是大生意,也是大事情。从个人终端安全,到企业数据安全,360坚信,互联网朝哪个方向进军,都少不了安全的基石。在过去,安全是闭门造车,而在未来,安全是云,安全是数据,安全是产业联动。

合一

网络电视台或者网上电影院,这不是作为视频网站的优酷土豆的理想目标。大融合时代,互联网+文娱加速产业升级,为用户提供“阳光、真实、主流、有梦想”的内容精品才是合一集团的终极梦想。

美团

团购已成过往,O2O才是未来,正如团购以性价比取胜,而O2O讲究服务体验。互联网下半场,美团不只做量的生意,更渴望质的提升,这不只是一家网络公司的流水生意,背后是中国商业形态的变革。

小米

从发烧友最爱到国民品牌,提倡“新国货”的小米进入新的状态,过去它们以互联网思维冲击传统制造业,现在它们以品质提升去创造新市场,手机、电脑、净化器,卖的不是产品,是格局。

网易

坚持在互联网尤为可贵,在大谈生态的今天,专注游戏研发倒像个异类。不过,专注并不意味这冥顽不化,看准了时机网易不甘寂寞,对于这家步伐稳健的公司来说,海淘就是不容错过的新风口。

陌陌

陌生人交友在中国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揶揄,陌陌生于争议,但成功从社交领域分一杯羹,还让陌生人交友有了积极正面的形象。乘着直播浪潮,陌陌有了新的机遇,存在即是合理,何不从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