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匡时:商业与学术的平衡

出处:特刊 作者: 网编:王诗文 2016-08-07

《过云楼藏书》以2.162亿元高价成交,刷新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成为当年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 

刚走过20多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正朝着更加成熟、稳健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真正驶入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但从整体来说,不管是行业的体量、成交额还是参与人群,艺术品拍卖都是名副其实的小众行业。然而就是这个轻资产的小众行业却吸引了社会更多关注的目光,尤其是天价拍品的出现,总会牵动大众的心弦。

艺术品拍卖是商业行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艺术品,尤其是文物艺术品的多重属性为这个行业融入了更多的解读空间。除了金融投资属性之外,文化和历史属性等附加因素让这一载体较其他拍卖标的更加引人注目。收藏家之所以乐于进入这个圈子,不只是艺术品的投资和升值潜力的吸引,更多的是为艺术品所承载的文化含量着迷。

对于北京匡时拍卖来说,它并不是最大的拍卖行,却是最具人文情怀的拍卖行。“文化与学术”这一特质已经成为匡时拍卖与其他拍卖行最大的差异化标签和符号。与此同时,匡时国际有望成为首家借道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内地拍卖行。

案例分析

甘做文化

小众行业走出大品牌

2005年,中国艺术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和酝酿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可以说匡时拍卖的成立恰逢其时。2008年,政府4万亿元的宏观经济政策再度为艺术市场开启了新的时代。对于艺术市场而言,刚走过十个春秋的匡时拍卖可谓风头正劲。然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尤其是在市场考验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如何在业内保持核心优势,成为所有拍卖行所要面临的最大命题。

从备受瞩目的《过云楼藏书》,到名噪一时的“收藏寻城记”;从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到引发红学热的《李煦行乐图》,再到“龙坡遗珍”、“光宇归来”等学术专场,串联起这些事件的正是匡时拍卖。历经十年发展,匡时拍卖已经稳居拍卖行业第一梯队,成功打造了“畅怀”、“澄道”等多个优势项目。

但是,匡时的文化品牌建设之路并不顺畅。在匡时拍卖成立之时,嘉德、翰海、朵云轩在业界已经颇具影响力,如何在这些老牌拍卖公司之中脱颖而出是匡时人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另外,拍卖企业是商业公司,做文化却是一项长期工程,这种人力和成本的支出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回报。这些问题在当时深深困扰着匡时拍卖的掌舵者,但对于文化的热爱和执着让他们最终选择了这条艰难但有开拓性意义的路径。

对于拍卖行来说,学术与商业是看似矛盾的两个层面,匡时却很好地完成了融合与平衡。有人讲,匡时之所以走上文化与学术之路,最重要的是与公司的理念和掌舵者自身的文人气质有关。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不只是企业家,更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书法家。在他看来,这是匡时拍卖差异化经营的定位使然。匡时不是最大的拍卖行,但在专业度和文化特色方面是走在前列的。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之下,坚持学术路线、文化理念、专业方向是这种品牌经营策略的贯彻。其次,拍卖行也是服务业,更好地服务客户也是重要的考量。好的商业机构,必然承担着互通学术机构与市场的功能。

十年来,匡时拍卖始终执着于市场背后的学术发掘,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成本,但从品牌树立和长期发展来看,这不仅让匡时形成差异化经营的模式,更让企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收益。在坚持商业拍卖的同时,强调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给拍卖行的社会责任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也成为匡时能稳居拍卖行业三甲的重要原因。

只做自己

坚定文化之路

在公司成立之初,董国强将公司定位为一家有文化品位的拍卖公司,通过十年的深耕细作,这一模式得到了学术界和业界的认可。在拍品的文化价值推广上,匡时率先推出了学术研讨会、全国巡展、纪录片、论文集出版、专业的图录等系列组合形式,特别是关于《过云楼藏书》的研讨会、论文集、纪录片、预展再现“过云楼”,更是成为业界有口皆碑的“匡时模式”。

从2012年开始,北京匡时通过整合社会多方面资源,联合重要的学术、艺术机构和核心媒体,并力邀艺术界、收藏界、财经界、文化界等社会各界精英共同在预展推出大型文化艺术品牌活动——匡时艺术体验季。在全面提升藏家与客户艺术体验的同时,“艺术体验季”更是为广大观众搭建了一个更具互动性和文化性的平台,一方面在努力培育市场,同时也在潜移默化间改变着藏家的观念。经过多年的打磨,已经形成匡时拍卖的文化品牌符号。

拍卖展示的方式也在不断摸索升级,初衷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升买家的体验度,进而有效促进成交。匡时拍卖预展采取的是专业策展,而非传统的简单摆陈,是按照学术和艺术史的思路进行专场策划和拍卖。对于重要的拍卖项目,要采用创新性的、综合性的营销策略来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品牌,比如藏书楼采取的是情景式、体验式的预展手段。

这种预展模式的成本高昂,对拍卖行的专业性也有更高的要求。但从回报性来看,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过云楼藏书》在拍卖之前就不断造势,在台北“第八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等地巡回展出,配合专业性的学术研讨会,成为中国艺术品拍卖最为成功的重要策划案例之一。《过云楼藏书》最终不负众望,以2.162亿元高价成交,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

类似的案例还有,在“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拍卖前夕,匡时与中华书局、清华大学签署合同对这批尘封百年的珍贵文物举办主题为“梁启超与现代中国”的系列活动,包括出版、展览、国际研讨会与演讲周。这一专场经过3个小时的激烈争夺,最终146个标的悉数成交,总成交额6709万元。

品牌输出

事业版图不断拓展

在市场持续调整的形势下,匡时依然坚持主打学术牌,推出了“龙坡遗珍——台静农作品及藏品”专场、“光宇归来:中国现代艺术大师张光宇”专场,并围绕这一专场举办了多场学术研讨会和展览。除此之外,还在龙美术馆举办了“拾得珍宝”——张大千长女心瑞藏品展,使得市场背后的学术研究再度深化。据统计,2015年度匡时拍卖总成交20亿余元。其中,21件拍品成交突破千万元大关,68件拍品成交过500万元,87件拍品成交超400万元。春拍中,备受瞩目的国家一级文物“三宋”不负众望,以1.29亿元领衔拍场。

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匡时积极在品牌推广、学术研究、市场营销、业务拓展、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优化。从2016年春拍的业绩来看,是令人欣慰的。北京匡时十周年春拍以25.58亿元成交,共出现了4个白手套专场和40件过千万元拍品,创历史新高。本季拍卖重磅推出的九大品牌夜场总成交18.3亿元,其中六大书画夜场共斩获13.78亿元; 瓷玉工艺品夜场、现当代艺术夜场分别取得了3.23亿元和6105万元的成绩;首次推出茶叶夜场也拍得6881万元。蒋廷锡《百种牡丹谱》以1500万元起拍后,最终以1.51亿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为1.7365亿元,创造了其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

匡时:商业与学术的平衡

  

在拍卖预展期间组织的艺术体验季,学术气息浓厚,已经成为匡时拍卖的文化品牌。 

在内地市场不断精耕细作的同时,匡时拍卖也在海外市场的发掘和拓展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比如在北美、日本、欧洲等地区设立代表处。匡时拍卖在艺术收藏与文化传播方面的努力,在拍卖行业内成为一种新的风气,这种学术探索会持续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向成熟。

除此之外,匡时拍卖的品牌价值开始引起资本的关注。几月前,宏图高科发布一则资产收购预案,让匡时国际上市的消息再引热议。公告指出,匡时国际100%股权交易对价为27亿元,发行价为13.01元/股。资本如此强力介入艺术市场,为匡时国际的发展带来新的拓展可能,也会改变行业资金不足的现状,目前宏图高科收购匡时国际的相关事宜已在进程中。对于拍卖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品牌,也是最大的资产所在。如果匡时国际上市成功,有上市公司品牌背书,对于买家、卖家都会带来更多的可信任度。无论是品牌、信誉度,还是在资金链等方面都有极大提升,匡时更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扩大事业版图,将触角伸到更远、更广阔的领域。从公告可以看出,匡时国际未来有开设分子公司、艺术电商等新的战略布局,如此一来,通过上市获得大资金的注入和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让拍卖行的征集变得艰难,也对拍卖行形成更大考验。一些尖货、生货、大货能否成功征集并上拍,光凭降低佣金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可能要支付委托保证金。在这种模式下,拍卖行需要更大的资金支持。虽然匡时国际已经跻身于内地拍卖行业第一梯队,但没有嘉德成立的时间早,也没有保利拍卖的国有品牌背景支撑,上市可能是能够解决资金困境和实现企业规模拓展的最好路径。另一方面,有了上市公司的支持和品牌保障,才有可以与其他一线拍企进行抗衡的实力。

商业价值观榜样颁奖词

北京保利

中国最大的国有控股拍卖公司,上级集团保利文化,2014年成为内地首家艺术品拍卖概念股。保利拍卖在近现代书画、古董珍玩、瓷器杂项等领域实现全门类发展,连续17次在国内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中列成交额榜首。

中国嘉德

内地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拍卖企业,24年500余场拍卖会打破多项纪录,中国嘉德一直以自己独有的经营模式书写行业标准,开拓市场品牌,确立起影响行业价值观与职业准则的嘉德模式。

北京匡时

匡时拍卖,常年稳居拍卖行业第一梯队,在文化推广方面持续发力,率先推出学术研讨会、全国巡展等推广形式,成为业界有口皆碑的“匡时模式”,艺术体验季同样得到学术界和市场的广泛认可。

北京翰海

翰海拍卖,首批获准拍卖一、二、三类文物的大型综合性拍卖公司,22年总成交额近250亿元。近年来以持续的创新力开辟品类化专场,征集渠道不断全球化,力促海外文物回流。

朵云轩

内地第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经过20年来的发展,上海朵云轩拍卖已成为全国拍卖行业知名品牌企业。近年来,朵云轩在中国书画尤其是海派书画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在收藏界引起不小的轰动。

西泠拍卖

西泠拍卖延续百年印社金石精神,为藏家梳理具有文人情怀及生活雅趣的收藏脉络。至今已推出15个“中国首届”创新专场,近年积极引入青铜器、西方艺术等重要门类,为推进中国艺术市场国际化进程做出贡献。

北京华辰

北京华辰已经走过15个年头,常设文物艺术品拍卖项目包括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中国现当代艺术、影像和苏绣等五大类,尤其是华辰影像,经过十年的潜心培育,已经成为业内独树一帜的专场品牌。

北京东正

北京东正2004年成立,具备国家一、二、三类文物拍卖资质,是一家专业从事中国艺术品经营的大型拍卖公司,经过多年的培育,东正拍卖已逐步成为国内优秀的艺术品拍卖行之一。

北京荣宝

中国内地首批取得文物拍卖许可证的公司之一,北京荣宝拍卖秉承荣宝斋的优良传统,开创精品拍卖路线,在业界取得了良好口碑,是业内最早成功推出中青年专场(题)拍卖的公司。

中贸圣佳

国际综合性拍卖公司,是国内仅有的两家持有全国拍卖资格的拍卖公司之一。在过去的20年中,中贸圣佳已成功地举办了数十次大规模的艺术拍卖会。2002年接受三家中国企业的委托,协助其建立自己的博物馆。

商业价值观大数据

10座城市

2012年匡时拍卖推出文化品牌——“收藏寻城记”,在全国十大城市展开系列文化活动。这不仅仅是艺术品的公开征集,更是从收藏角度解读城市性格。这一项目的开展为匡时的品牌建设加分不少。

2.16亿元

通过全国各地巡展、学术研讨会、拍卖等全方位造势,“过云楼藏书”引发多家机构的争夺,最终以2.16亿元成交,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入选中拍协年终十大行业事件。

“三宋”

2015春拍,在国家一级文物“三宋”举槌之前,特邀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进行学术研讨,使得“三宋”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得到最大程度发掘,最终拍出1.29亿元,其中《宋人摹郭忠恕四猎骑图》以8050万元刷新当季古代书画最高拍卖纪录。

25.58亿元

坚持主打文化牌的匡时拍卖得到业界认可,2016春拍以25.58亿元创历史新高,出现了4个白手套专场和40件过千万元的拍品,蒋廷锡《百种牡丹谱》成交价为1.7365亿元,创造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27亿元

宏图高科发布对匡时国际的资产收购预案,匡时国际100%股权交易对价为27亿元,若上市成功,匡时国际将成为首家借道登陆A股的内地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