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从大企业到伟大企业   

出处:特刊 作者:本报评论员 韩哲 网编:王诗文 2016-08-07

  

从大企业到伟大企业,只有一字之差。然而多少风流人物,都被这“一字之差”雨打风吹去。

只有出门合辙的闭门造车是可行的,只有甩开膀子的商业价值观才是鲜活的。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商业价值观,与深入到执行毛细血管的商业价值观,是两回事。对于企业而言,价值观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生死存亡,都面临着来自不同维度的趋利避害,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正因为艰难,才成其伟大。伟大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无知者无畏,而是在洞悉种种艰难困苦和牺牲奉献之后,仍然勇敢向前。所谓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道不远人。商业价值观不是高山仰止,无须向圣人看齐,只需成为君子即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依法合规。商业价值观所要约束的是小人思维,即“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只顾自己赚钱,不管是否对公众健康、生态环境、公序良俗造成损伤。

商业价值观拾阶而上,企业首先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企业第一位的价值是创造利润和增加就业,通过自己的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进行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为自己创造财富,皆大欢喜。其次,在“独善其身”的基础上,企业才有可能追求“兼济天下”,扶危济困,慈善环保,维护市场公正和社会公义于不坠,并改变世界,输出理想和思想。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家史书,记录的都是王侯将相,商业和商人从来都是被压制、被轻贱。企业和企业家阶层,都是近三四十年的新鲜事物,它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上百年的路,但有时成功来得太快,反而对商业价值观形成巨大的压力。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刷下,中国企业的商业价值观轮廓初显,有的地方坚如磐石,有的地方晦暗不明,尘埃尚未落定,一切充满变数。商业价值观需要自上而下的管理,但同时它也不是能够管出来的。在管与不管之间,还有一个词,叫做守望。

有价值观的企业,就像有主义的战士,它未见得一定成功,但它一定是站在历史的方向。这些年,诸如契约、慈善、情怀、创新、工匠、诚信、底线等大词一直激荡在中国企业的上空,中国市场自身的商战故事以及此起彼伏的劣币和失德现象,让所有人对商业价值观有很多话要说。人们希望中国企业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更好的操守和责任,激浊扬清,在商业价值观上氤氲出伟大的企业。

市场将企业连成一片大陆,没有谁是孤岛,可以超脱于整个市场而安享自己的纯粹信誉。在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我们有幸目睹国企在《财富》500强榜单上攻城略地,我们也有幸见证从民企中走出了BAT。大企业至今已觉不新鲜,但从大企业到伟大企业,仍需惊险一跳,跃过野蛮生长时期的“卡夫丁峡谷”。

如果只是赚钱,那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