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杨溪今日评

宜家的节操掉了一地

出处:政经 作者:杨溪 网编:张兰 2016-07-06

在北美热销的家具“马尔姆MALM”系列床头柜及橱柜因已压倒并致死6名儿童,于6月29日被宜家召回。然而在中国,该系列产品却仍然正常销售。宜家对此解释称,该系列衣柜符合中国国家标准,所以不予召回。

如此理直气壮,宜家的两副面孔令人出离愤怒:标准竟成了宜家刻意规避责任的理由。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就和宜家聊聊标准:作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你的标准是什么?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在你的企业准则中又是何地位?

事实上,“杀人柜”召回事件,本不应是标准之争。面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宜家本应一视同仁,并对自己的产品坚持统一的标准,而非看人下菜碟。标准或有高低之分,生命难道还要区分国界吗?安全隐患不会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在北美已经造成儿童伤亡,说明在全球其他地方同样存在风险,这其中就包括中国。以“符合中国的国家标准”为拒绝召回而代言,这背后的潜台词似乎在说:“你标准低,你怪我咯?”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是宜家在全球增长最快速的市场,2015年宜家在中国销售额达到了105亿元。目前中国共有18家宜家商场,其中8家位列全球十大之列。可以说,中国消费者是宜家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消费群体。都说消费者是上帝,可面对给自己带来可观收益的中国消费者,宜家有什么底气 “耍大牌”?

产品标准是基本规范,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保障产品安全。产品标准滞后,是政府部门的失职,但明知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仍拒绝召回,就是企业的“忘本”。牛奶里没有三聚氰胺检测指标,并不等于可以往里头掺入三聚氰胺。即使“杀人柜”符合我国标准,但有可能致死儿童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宜家理应主动召回,这不仅事关一家企业的商业道德,更关乎对消费者生命的敬畏。拿标准不同说事儿,不只是推卸责任,更是拿消费者的信任和自家的商誉做赌注,如此做生意无疑是自毁品牌形象,终将行之不远。

宜家在召回事件中的双重标准,只是众多外企在中国市场行为的一个缩影。很多知名的跨国企业,都在中国市场实行着“中外有别”的两套政策。国人用着比国外更贵的苹果手机,喝着更贵的洋奶粉,开着更贵的进口汽车,却在产品召回时,成了总被“遗忘”的群体。中国的消费者,花了更多的钱,却反而没有得到应有的服务。

一方面,我们的确需要反思标准和制度的缺失,政府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吃一堑长一智;另一方面,对敢于以符合国标为借口、拒绝履行应尽责任的企业,同样不容放过。为了利益罔顾中国消费者权益,钻法律空子,此风不可长。

杨溪

杨溪

北京商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