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交会并非只是贸易洽谈的平台。在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英国。作为京交会上首个主宾国,首秀体现高规格,携创意设计、商贸、金融等企业参展并举办主题展示推介活动。
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马社认为,今年京交会第一次设立主宾国,选择了英国,体现了对英国作为世界服贸强国的认可以及两国在这一领域合作的期待。
此外,金融合作已成为中英服贸后盾。目前已有8家英资银行在华设立4个代表处、1个分行和2家外商独资银行,另有4家英资非银行机构在华设立8个代表处。
英中贸易协会执行总裁卫可:
英国借中国电商推本土品牌
北京商报:在互联网时代,很多机构都借助线上平台开展业务,英中贸易协会将如何推动英国企业引入中国?
卫可:英中贸易协会将于6月推出2016年第四届英国精品购物节特色系列活动,助力英国零售商在迅速增长的中国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把优质的本土商品带给中国消费者。本次英国精品购物节还将与国内知名电商企业京东进行合作,将登陆泉州、南京、长沙、广州、深圳、厦门、福州、太原8座城市。
北京商报:为什么选择京东作为合作方?之前是否和其他平台有过合作?
卫可:作为中国领先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京东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在线购物体验,奉上具有丰富品类及卓越品质的商品,以快速可靠的方式送达消费者。这些高质量的服务与英国精品购物节相得益彰,让我们共同期待双方的成功合作。去年,我们与阿里巴巴聚划算合作,首次通过电商平台将近20个英国品牌带给中国消费者。在那一次,一个英国品牌卖出了价值约500万英镑的产品。未来,精品购物节每年举办一次,我们也会一直寻找与其他平台合作的机会。
·中国对英投资创历史新高·
去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自此中英两国关系走进了“黄金时代”。英国驻华使馆公使罗廷表示,随着国事访问,越来越多的商业合作合同签署,英国十分重视与中国在商贸往来方面的合作。今年,英国方面会有更多的赴华访问与高层交往,此外英国财政大臣以及英国首相将分别于7月和9月访问中国。
罗廷表示,政府间的友好关系为双方经济合作奠定基础。随着中国开始越来越强调市场化经济,贸易投资也会从中获益。在过去的五年里,中英商界进行了多个合作项目,领域从影视业到航空业,从酒店业到医疗保健业。
目前,英国已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目的国和第二大实际投资来源地。截至去年8月底,英累计在华投资项目7992个,实际投入196.1亿美元。而中国对英投资合同金额也达到了420亿美元,实际投资总额12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中英合作服贸互补·
一直以来,服务行业都是英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罗廷介绍说,服务业在英国GDP中的占比高达70%以上。英国的国民保健系统最值得借鉴,作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之一,英国的国民保健制度实现每36小时便有100万人获得医疗服务。
马社表示,中英合作有利于两国在服贸领域的互补,“中国的服务贸易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因此我们希望借鉴英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从英国进口更多先进技术与服务,推动双方合作,共同提升发展水平”。他还称,商务部愿意为中英合作提供支持以及对接平台。
同样,英国方面也积极表达了与北京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意愿。罗廷提到,英国十分欣赏北京政府在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投入的努力,英国愿意在技术设计和医疗卫生等服务贸易领域支持北京。
·金融合作成服贸后盾·
去年3月,英国作为第一个西方国家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成为亚投行首批意向创始成员。“英国的金融服务业被认为是最强劲的服务业之一”,英中贸易协会执行总裁卫可表示,“英国作为创始国加入亚投行后,我们希望能把金融技术带来中国助力中国发展。”
英国大使馆在京交会举办的《愿景2020:英国助力中国服务产业转型》中英贸易研讨会上,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Jean Lu和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亚太区董事谢毅分别表示了对中英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期冀。Jean Lu表示,在金融市场颇为波动的当下,渣打银行愿帮助客户在融资方面寻找降低风险的路径,同时也愿意帮助人民币国际化。
北京商报记者 初晓彤/文陈伟 胡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