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商业文化是服务贸易增长的安全座椅

出处:特刊 作者:张绪旺 网编:王诗文 2016-05-31

开服务贸易大会,我们谈电子商务、谈物流变革、谈数字内容、谈智能城市……话题很多,范围很广。但在供给侧改革基调上,服务贸易备受器重,但谁来给贸易增长保驾护航?这是一个必答题。

答案隐藏在京交会30多个论坛、上百个展位里,这是服务贸易所能涵盖的林林总总,是各行业缺一不可的全力出击。

而在京交会诸多论坛中,有一个论坛并不涉及具体业务,甚至看起来“有点务虚”。作为2016中国(北京)电子商务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商业文化论坛”将目光对准了“供给侧改革与商业文化”。

而把商业文化的命题放置在服务贸易上,不但严丝合缝而且正中命门。商业文化,也可以简单描述为商品文化。原商业部部长胡平有非常形象的表述:“商品是个载体,文化附加形象,商品因文化增值,文化因商品的流通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文化为商品增值,是老少皆知的概念,可以延伸理解为品牌、商誉、口碑……但过去,我们不太在意。

以人口红利为支撑的过去,我们的贸易通常以成本优势驱动,产业和企业的跨国竞争胜在规模效益,更擅长用价格去战斗。联想最近的财报不好看,这两年一直是个争议案例。在个人电脑领域,借助并购和规模化,联想实现PC登顶,但更像旧时代的荣光返照。因为,在移动时代手机、互联网才是重点。

类似危机也发生在诺基亚、微软身上。为什么?最普通的消费者也知道,联想、诺基亚无法提供“有格调”、“有口碑”的“酷”产品,苹果、小米被看做是它们的克星。“酷”不足以成为所有商业领域的文化标签,但毫无疑问的是,所有商业领域都需要也应该有一个文化标签,这个文化标签映射一家企业、一个产业甚至一国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服务贸易的产业属性进一步瓦解货物贸易所仰仗的成本优势,未来的跨国竞争全看创新优势,并且越来越模糊国界壁垒和成本差异。

而创新优势天然与商品文化息息相关,创新意味着品牌、意味着格调、意味着口碑。实际上,联想、诺基亚都是制造业起家,涉及跨国业务在传统意义上属于货物贸易。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它们必须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创新这一商业文化的失位显得痛彻心扉。

开足马力,不是为了重蹈覆辙。对于贸易增长,我们领略过速度和规模的辉煌,也就知道避开低谷更为重要,我们需要安全座椅。这把安全座椅就是商业文化,给产业、产品灌注文化创新和品牌的内涵,也就等于夯实了经济大厦的底座,即便再遇新难题,方显一份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