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杨溪今日评

工匠精神应落脚于供给侧改革

出处:政经 作者:杨溪 网编:王诗文 2016-05-24

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湖北十堰考察东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时说,“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要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工艺创新。

今年以来,“工匠精神”一词在朝野之间突然火了。前段时间,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某弹幕视频网站爆红。如果说片中有什么地方击中了以“90后”、“00后”为主的受众,那就是今年全国“两会”开始流行的“工匠精神”。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也是“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何谓“工匠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说法,“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进阶的必要条件。而与“工匠”相对的另一个形象是“差不多先生”。古语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差不多”的多次累计,必然导致“差很多”。公开资料显示,以产品质量为例,中国制造业每年直接的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上万亿元。

政府对于“工匠精神”的一再提倡,实际上是直面我国生产不出圆珠笔的“圆珠”这一现实之后的痛定思痛。今年初,李克强总理在部署去产能时就提醒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无疑点明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制造2025》已开始实施,但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制造业发展的初期,重视速度而非质量,是发展的常态。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严重的供不应求,到如今的产能过剩,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眼下,中国经济正在步入新常态,过去发展所依托的种种优势正逐步失去,面对重重压力,重提“工匠精神”确有现实针对性。

“工匠精神”要想传承有序,则必须要有一套与之匹配的工匠制度。没有工匠制度,工匠精神难成气候。经济新常态下,“工匠精神”的表述往往置于“供给侧改革”的命题之下。

从生产侧来说,我国一些传统行业,如煤炭、钢铁等,产量连年增长,消费却没有跟上,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而另一方面,从需求侧来说,众多国内消费者追捧海外产品,仅2015年国民海外消费就达到了1.2万亿元,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77%。为什么国内消费者垂涎国外商品?这不仅反映了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后,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折射出我国当前经济主要矛盾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

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改革,“中国制造”的革命要靠“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传承也必须以供给侧改革作为支撑。在不断深化的改革中,注入“工匠精神”的“中国制造”,才能在市场上引领消费。

杨溪

杨溪

北京商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