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汽车后市场的“险”时代来了

出处: 作者:钱瑜,李振兴 网编:钱瑜 2016-05-15

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实习记者 李振兴)在北京车展期间,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在京举办“2016第11届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论坛”,此次论坛邀请了十多位保险业及后市场产业链的知名人士,以“车险业如何打破亏损怪圈,与后市场相融共生”为主题,集中展开探讨。

 目前,中国的车险业普遍采取分销合作模式。保险公司除了支付15%~40%的高佣金,还会让出更多的利益,有的甚至对自身具有杀伤力。

这使得保险公司丧失对其赔付范围的绝对控制权。由此造成了当前几乎所有险企都在抱怨管控“无关赔付”和“超额赔付”之难。

其实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审控体系,但碍于与4S店、维修厂难以言说的利益纠葛,审控体系常被束之高阁。

在正时汽车CEO李斌斌认为,保险公司应当理顺销售与维修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后,控制好无关赔付和超额赔付无疑是必须攻克的难题。

有壹手联合创始人朱伟华认为,车险业要与后市场深度融合,车险费率改革的来临或许将是一个契机。由于出险次数和维修金额将直接导致车主来年的保单金额,所以很多车主在发生一些小的碰擦或者简单维修时,选择不向保险公司报案,转而选择一些中小型的维修厂进行维修。朱伟华表示,“维修终端必须借此机会,完成‘以用户和服务为中心,提升维修工艺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升级;而保险公司也必须倾听保险人和维修厂诉求,完成提供高效服务解决方案的升级。”

同质配件也将助力保险公司“止损”。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汽车维修配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魏同伟认为,保险公司在理赔方面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汽车配件价格过高,整车厂和经销商握有绝对主动权,长期以来保险公司只能处于被动挨宰的地位。

而目前,同质配件已经被国家定义为与原厂件具有相同质量标准的配件,保险公司就有了新的选择,在汽车维修保养时,维修厂可以建议车主使用同质配件来降低保费,或者用先行赔付的市场手段来刺激车主使用同质配件。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