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道是不平地》
《胜友如云》
《恭勤宽勇》
《不知足常乐》
练字的过程其实就是“炼心”的过程,书法的修习其实也是人品性的修习。米南阳在书艺道路上始终如一地坚持临帖,苦练基本功。魏碑的古朴典雅,法度严谨,颜真卿的雄浑大气,柳公权的硬朗洒脱,对他人格和作品风格的形成影响都很大。
书法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历经历代书法家几千年的研习、传承、揣摩和演化,早已是名家云集,各具风貌。很多研习书法的人都清楚,要想书法艺术有大的成就必须有创新,所以很多人都在为创新而做着不懈的努力。然而,不少人都把出奇当做了创新,甚至出现了“奇、怪、丑”的不良流行书风。
尊重传统,敢于创新,这一直以来都是米南阳所倡导的创作理念。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米南阳艺术生命最为可靠的根基。经过数十年的刻苦研究与勤耕不辍,米南阳以浑厚的艺术线条探索行书笔法,取得了很大突破。身处现代生活之中的他,深感今人与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审美情趣也有差异,他又开始研习更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和审美情趣的行书。在传统与现代、庄重与率意之间,苦苦求索。他力图借助文学经典、音乐节律、舞蹈神韵、雕塑造型等姊妹艺术,通过分析、研究书法史学、书法哲学、书法美学,寻求规律和表现形式。凭着敢于创新的胆识和超人的悟性以及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他对中国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进行了归纳、总结,将优秀的传统书法艺术与时代精神结合,将各种书体相融合,创作出以篆书用笔、行书结体、草书笔意的书体。
书法艺术创新,经常根据字、词和作品所表达的意思、词和整个作品的结构布局加以具象化。以期达到形象取意、图文并茂的艺术效果。米南阳书法艺术作品的形象取义,包括字、词和整体结构的形象取义。这种吸收了绘画艺术的创作元素,通过简约写意的方法,形象生动表达主题的做法,起到了一般传统书法作品难以达到的境界。
书法艺术的笔法,就是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运笔的技巧与方法。米南阳钻研篆刻艺术多年,视笔法如刀法。“一笔一画成全一个字。”他认为笔法是书法艺术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创作法度。寻找书法艺术的至美元素、基本的着力点和支撑点,都在于创作者对于笔划变化的掌握。
书法家于寻常的生活中体悟生命之大美,在有形中体验无形的生命感悟,作品是诗一般的画,也是画一般的诗。一笔一画总关情,米南阳在关注自然生命的律动过程中,把自然界与内心世界结合得天衣无缝,平添了文人内涵。在米南阳看来,真正的书法文化践行者,理当追求书法文化温润的内涵,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涵盖着艺术家的人生阅历、心灵感悟、天分智慧。
多年来,米南阳不仅默默地潜心于书法创作,而且组织和参与了许多重大的书画展览和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为书画的普及和提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这种人格和艺德,进一步涵养了他的笔墨,使其创作步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米南阳
1946年生于书法世家。现任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香港东方艺术中心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东方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海联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副董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日本教育书道联盟名誉顾问、卧龙书画院院长、神州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特邀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