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养老机构最关心的四大问题

出处: 作者: 网编:张兰 2016-04-18

双井·恭和苑老年社区院长谭疆宜:

老人遭遇异地医保难题

“不管是从老人的基数还是从机构数量来说,未来京津冀养老市场应该是很大的。”谭疆宜表示,作为一家机构服务提供商,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这部分潜能要如何发挥出来。如果未来要实现京津冀养老协同发展,老人及他们的家人势必更关心异地医疗的支付问题。比如北京老人去天津,养老保险如何衔接,未来异地的医保支付能不能比较便利的解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受到各方关注。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11月,京津冀三地已签约《共同推动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至2020年)》,明确三地将加强老年福利和养老制度创制,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和户籍障碍,特别在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救助补贴等方面做好政策制度对接,促进制度体系渐进融合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实际上,在北京市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缪青等专家眼中,这项政策仍是三地推进跨区域养老过程中最难落地的政策。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也承认,京津冀区域内无法全面实现医保异地报销,仍然是环京养老圈建设过程中的一项核心制约因素。

究其原因,有接近政府人士告诉记者,京津冀三地医保基金池容量的较大差异影响了异地报销推进进度,河北部分城市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当地政府担心异地医保报销实施后问题进一步加剧。此外,该人士告诉记者,河北省内大量地级市尚未实现为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提供医保报销资格,使原本就难推行的养老领域异地医保制度“雪上加霜”。

新华家园养老公司企业代表林垚:

护理员招募艰难

“护理员是整个养老机构最基层的员工,但却担负着养老机构最核心的工作,人数也会占到机构的一大半。我们机构在前期招募过程中发现了一大问题,就是护理员难招,尤其是年轻人很少从事这个工作。”林垚认为,未来,在养老护理人才方面,需要更多的社会导向或者国家补贴,目前让“95后”去投身护理行业也许是一个挑战,但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今后服务老年人的工作应交给年轻人。

根据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至2020年,中国的半失能老人将达到6852万-7590万,失能老人达到599万-674万,养老护理员岗位则应达到657万-731万。据此研究估测,目前中国的养老护理员缺口在300万-500万人。新增老年护理员的流失率为40%-50%,养老行业用工荒在全国各地上演。

林垚分析称,除了高强度的工作要求以外,薪资低也是就业人群不愿从事这一行业的重要原因,有的护工一天只睡3个小时,却只能拿到3000元的月工资,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曾表态,随着老龄化社会不断加深,未来老年护理人员的需求量将逐年攀升,预计到“十三五”末会达到3000万,但是当前的从业人员只有200万-300万人。培育这样一个新兴职业,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对医养护理的需求,还能通过提供大量岗位,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结构性失业的窘境。

北京诚和敬投资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王志勇:

各路资本应同等待遇

王志勇直言,目前在北京投资养老产业的国企并不多,其中还有几家正在慢慢退出这个市场。事实上,无论是发展京津冀养老产业还是拓展全国养老市场,国企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就是与民办非盈利单位的界限鲜明。目前不少养老项目的投资和实际运营,都要求必须由民办非盈利机构完成,国企不得介入,造成了很大困扰。“因此我们希望未来,外资、国资、民资都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共同开发京津冀养老市场。”王志勇表示。

此前,诚和敬总经理梁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时也提到,公办养老机构开始引入民资后,社会各界都十分感兴趣。但根据现行政策,采取品牌机构连锁运营方式实施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必须是以民办非企业法人形式承接公建养老机构开展运营活动,但这类法人大多数是注册资本仅100万-200万元的小企业,运营服务能力有限,甚至有些企业连设施改造资金都凑不齐。“但诚和敬这样的国有企业又不能设立民非,所以很多机会都眼睁睁从手中溜走。”梁仰表示。

另外,王志勇也表示,文化氛围也是影响老人异地养老舒适程度的重要因素。老人去另外一个地方养老,他待得住吗,开心吗?当下各个企业对这个问题研究的不多,希望未来能对此更为关注。

不过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态称国有企业涉足养老产业让人放心,因为国企有能力整合集团和社会资源,为养老产业服务。与此同时,包括首农、二商、金隅、首开在内的8家市属国有企业也已签订了《养老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也是市国资罕见地以抱团姿态突围养老市场。据了解,8家公司只是国资企业养老平台的雏形,接下来这一开放平台将吸引更多国企、民资进入,共同求解、掘金京城养老产业。

张家口民政老年公寓院长助理刘晓惠:

市场曙光初现  投资仍需谨慎

刘晓惠介绍,目前张家口市民政老年公寓入住人数达到200多人,规模可观。他表示,由于民政老年公寓是民办养老机构,所以对资金方面比较敏感,因此,他建议,民企投资养老机构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过于乐观,虽然目前已经看到了京津冀养老的曙光,但有意向的投资者仍需要慎重考虑。

具体来说,刘晓惠根据民政老年公寓实际经验和遇到的经营难题,提出了三项设想。“首先,目前入住的200多位老人中有十几位来自北京,除了异地医保刷卡问题以外,公共交通的京津冀一体化尚未实现,老人出门就不太方便,建议相关部门加速推进政策落地。”刘晓惠表示,其次,很多养老机构照顾老人的护工文化素养不是太高,再加上社会对护理的偏见,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现在不少养老机构都面临护理人员紧缺的问题。最后,如果新办养老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养老特色搭建养老团队,构建自己的养老制度。北京有北京的特色,张家口有张家口的特色,天津有天津的特色,石家庄有石家庄的特色,依托自己的特色打造不同的养老机构,这样才可以走得长远。

右侧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