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三地养老资源要“打开”

出处: 作者: 网编:张兰 2016-04-18

养老在某种意义上,总被人认为是社会的问题、社会的负担,但现在,这个观念正在逐步地发生改变,甚至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和商机。不可否认,中国各区域的养老市场发展还在初期阶段,养老属性复杂,包括社会、道德、公益、经济和市场等多重属性,但市场提供的产品相对简单,真正值得信任的品牌相对稀缺,而且,就连很多主管养老工作的地方民政部门本身也并不愿意积极地去面对养老产业中的瑕疵。

因此,在李红兵看来,京津冀养老协同发展,“打开”是关键。“现在,一些民政部门和一些基层的民政局,更多是以拒绝的态度来对待媒体采访等方面的了解,这与现在民政部门代表要政府来牵头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并不相符。”因此,李红兵直言,首先民政部门要打开心结,只有把政府部门打开,才能在这样一个风口浪尖为养老服务产业这个新生领域发展推波助澜。

而李红兵所描述的第二个“打开”,是指养老服务机构等品牌参与者。“目前,养老市场刚刚形成,很多品牌的推动,尤其是养老服务品牌的推动都相对慎重,很多人还在观望,对于是否要走上公开的平台都比较犹豫。”李红兵解释称,一部分养老机构的负责人会担心自己一旦站在聚光灯下,品牌不论是千疮百孔还是百废待兴都会显现无遗,将自己一系列的问题暴露出来。但李红兵认为,养老服务现在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档口,需要打开机构自身的神秘性、封闭性,养老机构要走出院门,服务于周边的居民,在社会的评价中健康成长,在社会的审视中纠正自己存在的各种偏差、瑕疵和错误,这是一个真正的品牌必须经历的成长过程。

“放眼京津冀,三地在一个大环境、大背景、大战略下,也需要合作协同,也需要‘打开’,即三地养老服务资源要打开,将三地养老资源禀赋拿出来晒一晒,让更多的消费者、市场都能看到。”李红兵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只有闸门打开,消费者用脚投票的这汪清水才能更自由地流动,才能更充分地实现养老产业化。其实,我们在判断京津冀三地各自需要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支持当地养老行业,首先就是要观察真正的需求清水往哪里流动。更重要的是,政策是导流渠,要发挥让清水流向更需要流向的地方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推动清水从高地向洼地流动;而且,政策还需要变成提灌站,让清水从海拔低的地方流到海拔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