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孙昊天)雨润食品旗下核心子公司南京雨润的5亿元的短期融资券最终没能依时兑付。上海清算所3月17日发出通知公告称,“2016年3月17日是南京雨润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的付息兑付日。截至今日日终,我公司仍未足额收到南京雨润食品有限公司支付的付息兑付资金,暂无法代理发行人进行本期债券的付息兑付工作。”
随后,3月18日上午,南京雨润母公司,在港上市的雨润食品发布短暂停牌公告,公告中称,临时停牌是为了公司就若干关于全资附属公司南京雨润于中国境内所发行的短期融资全出现的违约及对该公司的潜在影响的内幕消息。另外,更让雨润头疼的是,两个月后,南京雨润于2013年5月10日发行的为期三年的10亿元中票也将到期,而此次违约可能预示着中票如期兑付的可能性将更小。
一周前,雨润食品发布公告称,鉴于中国高端餐饮及肉类消费市场疲软、竞争加剧、生产成本上升等多项原因,加上旗下全资附属南京雨润在截至2015年9月30日止的9个月录得综合亏损净额约5.24亿元人民币,因此,南京雨润在依时兑付2016年3月17日到期、本金额5亿元人民币的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到期本息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同时,雨润食品方面表示,南京雨润目前正积极安排资金,以兑付第一期短期融资券。据了解,此次短期融资券是雨润食品在2015年3月通过南京雨润发行,目的是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数月之前,南京雨润曾出现类似风险。资料显示,去年10月12日,南京雨润在中国货币网发布公告称,因公司董事长祝义财被执行监视居住,间接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公司资金链紧张,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面临较大的潜在风险。因此,公司10月18日到期的13亿元中期票据“12MTN1”本息兑付存在不确定性。随后,雨润食品在10月19日发布公告称,南京雨润的上述中期票据已全数本息兑付。
有消息称,支援南京雨润的神秘资金来自于当时有意收购雨润集团的融创老总孙宏斌的运作。而目前,孙宏斌已经放弃对雨润集团的收购,雨润集团的重组计划也无实质性进展,在业绩亏损的情况下,雨润食品偿还债务的压力可见一斑。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出现实质性的兑付违约的情况对于公司未来的融资环境以及信用评级将产生重大影响,而在业绩不佳的情况,雨润食品在融资方面面临更大挑战。
而在面临多次融资券或票据兑付风险后,南京雨润的主体信用等级已遭机构下调,这对雨润食品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3月4日,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世纪”)发布关于下调南京雨润信用等级并将该公司列入负面观察名单的公告。新世纪方面表示,将南京雨润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级下调为BB级,随后,3月15日,新世纪资发布公告称,南京雨润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雨润食品”)的主体信用等级由BB级下调为CCC级,并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同时,2013年中国银行主承销的中期票据“13雨润MTN1”的信用评级由BB级下调为CCC级;2015年发行的第一期短期融资券“15雨润CP001”信用等级由B级下调为C级。
此外,同花顺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雨润集团负债总计为108.73亿港元,其中流动负债达97.01亿港元。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