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商业大未来是融合

出处: 作者: 网编:任海超 2015-12-22

走过近40年的市场化道路,各行各业早就习惯了竞争二字,国人也曾因此受益。不过,抢占市场引发的盲目竞争后遗症也开始频现:为低价不惜降低制作成本;为聚客不计后果大打价格战;为存活疯狂烧钱。

然而,商业领域这种习以为常的生存模式在2015年面临变轨。传统零售领域尝试虚心向互联网偷师,频频上演大手笔并购。发力O2O成了新旧商业企业的共同使命。

这背后,是共享经济带来的大融合态势在助推。基于此,12月18日举办的2015年度北京商业高峰论坛,将主题设置为“大融合 大未来”。这也昭示了商业领域未来的成长之路。

过去一年,传统零售业的经历不同以往。一度风光无限的百货业态,濒临淘汰边缘。不再坚守传统,加速转型突围成了百货集团的关键词。传统百货业的落败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但非理性的疯狂价格战也是重要推手。

强硬的对抗行不通,传统零售企业尝试另辟蹊径。不久前,西单商业街的重点百货店、购物中心组成了联盟,尝试共享客流,共同抵抗零售寒冬。

区域合纵连横只是商业大融合的一隅。

2015年,曾经势同水火的电商和店商巨头,纷纷摒弃前嫌走到了一起。缺乏门店资源,但玩转线上的京东,找到了进军电商无门但生鲜独占鳌头的永辉;最接近互联网企业的实体巨头苏宁,则干脆联姻阿里巴巴。一桩桩不可思议的并购案,接连在零售领域上演。

在这份《2015北京商业发展蓝皮书》中,北京商报以及北商研究院团队,全面梳理了过去一年的商业事件,萃取出了商业领域的发展精华,对各个业态进行了全方位的盘点和分析。

按照惯例,《蓝皮书》还一并推出年度重磅调查。今年,资本、公众全面聚焦O2O,让这一业态毫无争议地入围调查。

《蓝皮书》对O2O的调查别有新意,将涉猎范围划归与每个国人息息相关的生活服务业。在实际调查中,年轻的O2O行业带给公众便捷与活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了的痛点。《蓝皮书》据此全面揭示行业痛点,这不仅警示消费者,也让O2O创业品牌少走弯路,带给公众更完美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