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北京经济站上新起点

出处: 作者: 网编:张巍 2015-12-17

于秀琴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  新闻发言人

今年北京商报将迎来创刊25周年,作为北京商报及其前身北京经济报的一名老读者,我对北京商报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也对北京商报对北京统计信息传播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

回望25年前的北京,刚刚步入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时期,代表这座城市经济发展规模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57.1亿元,其中尽管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达到33.3%,比1978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但对于北京这样一个大都市来说服务业显然不够发达,难怪当时有人有“气象万千,诸多不便”的感叹。

这样的困惑在以后的25年间,随着首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1985-2009年,北京经济年均增长10.6%。进入新世纪后,北京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11.9%的较快速度,经济增长的步伐更加稳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特别是第三产业由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发展到以现代服务业为主。2009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264.7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1.5%。2009年全市人均GDP按平均汇率折合突破1万美元,北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座首善之区的城市定位也逐步调整与明确,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奥运申办成功后,城市环境明显改善。以人均公园绿地为例,1985年,全市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为4.9平方米,申奥成功的2001年为10.1平方米,2009年则达到14.5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985年的22.1%提高到2001年的38.8%,2009年进一步升至44.4%。空气质量改善更为明显,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由2000年的177天提高到2009年的28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比例由48.4%升至78.1%,提高了29.7个百分点。全市污水处理率为80.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8.2%。全市进一步加强交通设施建设,轨道交通建设成为重中之重,线路由1970年的1条增加到2001年的2条,2009年则达到9条;运营长度由1970年的11公里增加到2001年的54公里,2009年增至228公里。

25年来,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根据城镇居民抽样调查数据,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已从生存型的温饱消费逐步向发展型、享受型的富裕消费发展。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7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986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5年的50.6%下降到2009年的33.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5年的47.1%下降到2009年的32.4%。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逐步升级换代,汽车也进入普通百姓家。人口文化素质及健康水平提高。1993年北京率先实现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的目标。随着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的不断增强,北京市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参保人数不断增加。截至2009年底,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为153.9万人,参保率为90%。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827.7万人、938.4万人、675.7万人和747.1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274.9万人,参合率为95.7%,高于上年2.8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北京将会朝着“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目标继续进发,这座古老的都市将会焕发出更加灿烂辉煌的光彩。借此机会也祝福北京商报这个“信息大舞台,统计好伙伴”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