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十里河商圈 建材金街的十年之痒

出处: 作者: 网编:康秋炎 2015-12-16
 
 

  十里河建材一条街得名至今,从来没有人想过把它列入京城的商圈阵营中,在大多数人眼中,它可能仅仅是一条卖建材的小窄街。这里如今已是北京惟一的家居建材特色街,渐渐成为北京东南部最有影响力的商圈。然而,与白天熙熙攘攘选购建材的情形大相径庭的是,晚上6时,街道两旁一片静寂,夜色将它沉沉地淹没。与众多商业旺地不同,这里白天商气极浓,夜晚回归平静。在日复一日的喧嚣、沉寂交替之中,十里河没有水,却是一条流金的河,一条用建材铺就的黄金商街。

 

 

  建材破茧  外来投资带活商街

  “这是一条著名的商街。”北京市场协会家居分会秘书长刘晨如此评价十里河的今天。十里河是连接东三环十里河桥和东四环十八里店北桥的街道,全长仅1500米。4000多家商户在此常年经营,年销售额达100亿元。

  1995年,在时任十里河村党总支书记李华奎的带领下,大洋路建材城拔地而起,成为北京最早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建材市场元老之一。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三环和四环的相继贯通,十里河一下子成为黄金宝地。1997年,一个名叫石占成的年轻人与十里河村合资在大洋路建材城的东侧开了另一家建材市场——保佳建材市场。

  随后,一个个外来投资者带着钱袋子,纷纷与当地政府合作,建起一座座建材大厦:民乐建材市场、新世纪家居广场、家和家美家居市场、十里河灯饰城……

 

 

  政府命名  盛名之下的宏伟蓝图

  2001年9月20日,自发形成的十里河建材商圈进入北京市政府的规划版图。在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命名的北京十条特色街中,“十里河建材一条街”记入了北京商业发展的史册。盛名之下,十里河所在的十八里店乡政府、十里河村和周家庄村纷纷投入“造街”运动。

  冲着丰厚的回报,各路资本不断涌入:2003年8月9日,居然之家首家分店入驻十里河;2004年3月28日,东方汇美家居广场开业;2004年8月18日,美联天地建材城开业;2005年4月18日,高力国际灯具港开业……十里河建材街的版图也从最初的十里河村向东边的周家庄村延伸,真正成为立足东三环和东四环之间的一条完整商街。

 

 

  文化阵痛  除了建材还有什么

  十里河从天亮到天黑,这里都车水马龙,人满为患。建材特色街,仅仅靠建材就能支撑起来吗?一条商街,如果没有文化积淀,仅靠一排排建筑,就能够常盛不衰吗?

  2005年5月,温州商人宋月眉以“千鹤年华”为品牌,投资商场,引进书画、古玩,率先打破了十里河只经营建材类产品的格局。此后,一个个文化商业项目相继诞生:十里河奇石城、华声天桥市场、程田古玩城。“将建材与文化相融合,打造一条文化商街。”以简单的卖场招租模式发展起来的十里河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经受着文化阵痛的折磨,如今似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这个过程中,“十里河商业街商业协会”隆重成立,意味着十里河商业街走过了起步和培育阶段,由企业单打独斗迈向商会领导下集体作战的升级阶段。

 

 

  十年之痒  未来之路归向何方

  2010年,十里河建材一条街进入了政府命名的第十个年头。截至2009年末,这条商业街总收入占十八里店全乡总收入的62%,十里河成为名副其实的“流金的河”。

  2010年,“家具大道”5幢新建的大楼开始招商,标志着十里河商圈正拓展版图;东方汇美9月份被居然之家正式接管,显示出十里河的整体品牌形象正在升级。

  随着北京城市的不断外扩,当初交通的便利是发展动力还是绊脚石?经营模式的创新,是该政府引导,还是企业自发完成?白天红红火火,晚上成为一条空街,这种矛盾如何解决?显然,十里河正在经历着“十年之痒”。站在十字路口上,十里河将面临一场艰苦卓绝的新战斗。

 

 

  解读:在十里河3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企业中,家居类企业共有20家,占比近70%,家居建材为主业的特色已形成气势,成为北京惟一以家居建材为支柱的商圈。

  文化类企业共5家,占16.7%。古玩、奇石、陶瓷艺术品、书画等都是家庭装修之后要置办的产品,长远来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5家企业显然不够。

  百货、餐饮,在十里河永远只能是配角。消费者只是过客,买完就走,麦德龙与云龙的生存之道是不太依靠商圈自身的客户。

  至于孤独的十里河汽配城,不过是一个商圈的配套设施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