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重新创意胡同 塑造旅游名片

出处: 作者: 网编:任海超 2015-12-14
  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韩树凡
 
 
 
 
 
 

  美国的迈阿密是旧城工业遗迹改造的成功案例,如今这些地区已成为其旅游标志。胡同作为北京城市中心区特有的名片,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积淀。胡同里的文物、院落、工业遗迹是风貌保护的重要对象,胡同更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血脉。作为“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东城区担负着风貌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重任务。为破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实现北京城市中心区的可持续发展,东城区采取“腾笼换鸟”的策略,打造了一批胡同创意工厂。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韩树凡认为,好的创意胡同就是能够代表北京的旅游名片。

 

 

  “胡同里的创意工厂”

  围绕保护进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各大城市先后掀起旧城改造的热潮。在经历了推土机似的大拆大建、见缝插针的楼盘开发等低级保护阶段痛定思痛后,国人开始意识到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护旧城风貌、延续城市文脉的重要性。近些年,旧城改造实践中的上海“田子坊模式”、“新天地模式”,成都“宽窄巷子模式”等为国内其他城市所借鉴。

  北京城市中心区的改造始终伴随着保护与发展的激烈矛盾。“金融街模式”(大拆大建)、“南锣鼓巷模式”(特色商业街)、“菊儿胡同模式”(胡同人居建筑改造)、“南池子模式”(危改加市政改造)、“鼓楼东大街模式”(建成仿古一条街)等,破立之间各有借鉴。

  东城区在建设“胡同里的创意工厂”过程中,充分吸收国内外实践经验,统筹考虑胡同居民、企业、学者、市民等各方面利益诉求,在保存文脉、不动筋骨的前提下将文化创意产业植入胡同空间,使日渐被蚕食的旧城区域焕发创新活力、实现有机更新。 

  韩树凡认为,与北京旧城更新的其他模式相比较,“胡同里的创意工厂”模式以更加审慎的态度、渐进的过程、长远的效益来处理北京城市中心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紧紧围绕保护对象、发展模式、政府角色、评价标准四个核心问题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

 

 

  “腾笼换鸟、筑巢引凤”

  据了解,美国迈阿密设计区(Miami Design District)项目是旧城工业遗迹改造的经典案例。该项目采用了多方参与的设计手法与渐进式的改造手法,对迈阿密市老城区的废弃工厂、陈旧仓库和破落居住区进行整体改造,植入了艺术设计、会展等行业,吸引了200多个艺术品陈列室、画廊、工作室入驻,引入了继电影奥斯卡典礼之后全美最重要的品牌盛事——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博览会品牌,目前已经成为了迈阿密设计节的灵感所在和艺术中心。

  北京的胡同创意也采取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式。韩树凡表示,2007年以来,东城区采取“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的改造模式,系统梳理胡同里的旧厂房、院落资源,与相关单位协调破除产权、资金、方案等方面的障碍,通过政府主导、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引入市场机制等手段,引导优质企业改造、盘活了近20家胡同里的旧厂房、院落,打造了一批“胡同里的创意工厂”。四年中,以“胡同里的创意工厂”为依托,东城区整合出近20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推出了以方家胡同46号、东雍创业谷等为代表的11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打造了以聚敞现代艺术中心、光线传媒等为代表的一批品牌企业,吸引了500多家影响力大、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科技类文化企业入驻园区,年收入增加约730亿元。这些镶嵌在胡同里的“宝玉”不仅与国子监、雍和宫、柏林寺等文化瑰宝相映成辉,也带动了北新桥、安定门、和平里等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建设“胡同里的创意工厂”,为胡同里的旧厂房注入了文化创意元素,为创意产业发展增加了空间资源,真正将传统文化资源与产业资源有机结合,使古都文脉得以传承发展、旧城风貌焕发魅力。

 

 

  市场运作

  破除资金障碍

  摸清旧厂房、院落的空间存量资源及其权属情况,由管委会协调相关政府部门、产权方及开发企业,通过产权置换、租赁等方式,破除限制资源转化的权属和资金瓶颈,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高端、负责任的开发运营商进行改造、管理,实现“腾笼换鸟”与“筑巢引凤”。

  与相关委办局、街道办事处、物业等保持密切联系,通过产业引导、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清退低端产业,引入符合产业定位的高端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引导“胡同里的创意工厂”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的发展态势,实现集聚区差异化发展。

  通过组织“创意亮点北京”文化艺术周等品牌活动,繁荣胡同文化生活,培育、提升“胡同里的创意工厂”品牌影响力。积极调动媒体资源,综合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手段,及时宣传报道产业集聚区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动态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