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黄楠: 中国保险业仍处于“白金15年”周期

出处: 作者: 网编:任海超 2015-12-09
 
 

  她——

  中国早期的注册会计师,中石油财务系统的资深领导,现任中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学识渊博却平易近人,气魄非凡却低调谦和。多数与她结识的人都认为在她身上丝毫感受不到女性企业高管常有的盛气。十七载财务工作历练了她一丝不苟的行事风格,六年寿险生涯她又从“零”起航,专注工作,坚持学习,率先垂范,淡泊名利。

 

 

  产业预言1

  中国保险业仍处于“白金15年”周期

  商报:中国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多,而申请保险经营牌照的各地实体企业仍有排队,国外保险巨头也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未来的国内保险市场前景如何?

  

  黄楠:中国保险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今国力强盛、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为保险业的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发达国家的保险业为鉴,国内保险市场远未饱和,未来五年还将处于高速发展的“白金15年”周期。

  大多数险企在“白金15年”内将会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随着大家对保险的认识逐渐加深,险企会拥有大量的客户,保费收入也会随之大幅增长,但是金融政策调整、监管措施严格等因素也会使得险企业绩下滑,一度陷入困境,随后将转入平稳发展期。

 

 

  产业预言2

  保险业发展模式应由“规模”转向“效益”

  商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迅猛已成不争事实,然而盈利难成为多数公司共同面临的问题,应该如何突围?

  

  黄楠: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保险公司盲目地追求发展速度和短期效果,急功近利,而忽略了业务质量控制、业务基础夯实和业务队伍建设,最后出现业绩大起大落、人员不断流失,最后反而欲速则不达。

  其实,价值导向的发展战略将成为险企在未来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目前在保险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各家险企特别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切忌浮燥、短期的经营行为,应秉持真正为客户、股东、营销员、员工及社会创造价值的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确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核心发展战略,需要规划并平衡好规模和效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业务规模和业务质量、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前线业务发展和后线客户服务等一系列关系。

 

 

  产业预言3

  完善“选人、留人、育人、用人”新体系

  商报:目前保险业招募人难、培养人难、留住人更难,险企应该如何制订人才战略?

  

  黄楠:从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来看,任何好的策略都要靠具有相应素质和能力的人去实施,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人才资源成为保险公司的第一资源,也是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每家险企都在努力增强人才实力。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须兼顾“选人、留人、育人、用人”。 选人:创造条件吸引人才;留人:通过各种方式留住人才;育人:通过增加教育培训的投入等方式,对人才进行培养;用人: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用”,使人才在公司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相信赢得未来市场竞争的并不是那些仅仅关注业绩增长的保险公司,而是那些在努力抓好业绩的同时,倾注极大力量构建一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队伍的保险公司。

  

 

点评

  目前,国内保费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以及人均保费等指标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还具有很大的空间。保险业“十二五”规划:保费收入在GDP中的占比由去年的3.7上升为5%,人均保费由1000元左右上升为2100元。不过,保险理赔难、市场竞争无序等因素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巨大挑战。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微寄语

  @雨人国度:作为企业,你们不仅要对股东、客户、员工负责,同时还要尽社会责任。希望你们也能更多关注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solo:最近几日,你们推出了全新的集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系统平台———新版“中意在线”。接下来,希望你们推出更多的创新服务。

  @阿尔斯:中意人寿是中国最大的合资寿险公司,是一家有实力的公司。未来,希望你们依托两大股东的雄厚实力,努力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保险公司。

网友评论